□ 记者 季张颖
外滩·中央——新康大楼,九江路128号,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办事大厅里,“黄浦服星”帮办团队的“店小二”们,正热情地接待前来办理各类业务的企业办事人员和市民。
从过去柜台式的窗口服务,到如今手持PAD互动式帮办,服务模式的迭代间,是上海用最优举措服务人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记者获悉,在这个“南京路上的政务服务旗舰店”里,“黄浦服星”帮办团队以人民城市理念打造“一网通办”基层窗口,整合全区各类政务咨询服务,去年累计为4万余人次提供帮办服务。
量身定制政务服务数字化产品包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增加注册资本的事宜,这个办理难不难?需不需要所有股东到场?有没有电子表格可以方便我们带回去修改?”马先生是一家商贸企业的办事人员,刚走进办事大厅,热情的“店小二”便主动上前进行询问。
得知企业需求后,帮办人员首先使用智能帮办系统帮助企业从海量的数字化知识库、政策库中,梳理出办理事项所需的政策、材料和流程,随后打开点单式的事项指引,一步步像“网购订单”一样,为企业精准匹配办事流程、材料、政策,迅速生成了量身定制的政务服务数字化产品包。
点击“一键传递”,产品包中涉及的文件便同步发送到了公司几位股东的手机上,方便他们随时随地查看。“这太方便了!”如此效率,让马先生高兴不已。马先生直言,来前,因为不熟悉相关流程和办事材料需求,浪费了不少人力,后来听说黄浦有快捷帮办服务,才特地过来咨询。“没想到帮办人员不仅帮我罗列了所有材料,更直接发到了股东的手机上,非常人性化。”
和马先生一样,一家数字科技公司的经办人也因业务渠道扩展转型的问题找上门来,他对于如何办理同样毫无头绪。帮办人员根据企业需求,梳理需要办理内容,1对1指导其办理线上更名,并通过帮办系统“一键呼应”功能,在线同时连线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委、绿化市容等多个相关部门同时为企业进行咨询指导,帮助企业顺利完成了业务办理。
提速!数据自动填后台部门跨前审
“我们每天都会接待很多类似的企业,这些经办人大多没有方向,现在通过最新的智能帮办系统,免去了办事人大量跑动和查询的时间,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难点’,为他们提供更好更新的政务服务。”
“黄浦服星”帮办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数据的赋能下,系统可以实现表格数据自动填,后台部门跨前审,让帮办能级有效提升,“如今,我们团队的人均帮办效能从日均接待2家企业提升为日均至少能接待26家企业。”
在此基础上,黄浦区通过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政务服务知识库,为企业群众量身定制政策流程服务包。“我们将法律性、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审批事项所需材料和流程,拆解转化为找得到、听得懂、用得上的要素,运用可选择、菜单式的智能引导,帮企业精准匹配办事流程、材料、政策,随后生成个性化的政务服务数字化产品包,像‘网购订单’一样,一键发送至办事人的手机。”
该负责人透露,目前,在流程匹配上,知识库包含3241个知识点(包括2697个事项情形、26条惠企政策、518项智能问答)。同时,可实现企业设立、变更登记等200多项高频事项的菜单式智能引导,为办事人生成个性化的办事指南。在材料匹配上,2633个事项,8533份材料入库,其中高频事项的70份材料可实现自动填报,形成办事指南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匹配。
此外,帮办团队还积极为长三角企业提供跨域服务,立足长三角所有全程网办、线上服务事项,开展可视化远程双向帮办,通过“对屏”形成跨省帮办联盟,实现属地工作人员远程指导,办事人在异地窗口完成办事,有效降低了企业跨省办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