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25万靠美胸按摩来消除结节?

徐汇检察院协同行政机关打击整治虚假美容广告
上海法治报 2025年03月12日 季张颖/宋晓红

  □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宋晓红

  轻信美容机构可以用所谓专业按摩来消除乳腺结节,女子砸钱25万元“治病”,未曾想结节反而越来越大。徐汇区人民检察院获得此线索后,协同行政机关形成公益保护合力,对虚假美容广告展开打击。近日,徐汇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核实履职情况,得知涉案公司已完成整改。

  按摩“治”病,越治越重

  2023年年初,市民李女士因在体检时查出乳腺结节而倍感焦虑。这时,她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某美容机构的广告,声称旗下的胸部养护中心有专业的仪器可以“确诊”胸部疾病,还能通过专业的技师和独特的按摩手法,消除乳腺结节,让客户恢复健康。心动的她便在该公司位于徐汇区的某家门店充值约25万元,用于购买消除胸部结节的服务及所需的化妆品。

  然而到了2023年10月,李女士在医院体检时,发现结节非但没有消除,反而增大了一倍,医生也建议她尽快手术。花了约25万元按摩“治”病,反而越“治”越重,气愤的李女士找到门店维权,要求全额退款。然而门店却表示最多只能退还未消费的部分,还把没有效果的责任推到了李女士的身上,称按摩前不知道她的身体状况。

  2024年5月,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徐汇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的注意。检察官在初步调查核实后了解到,虽然相关行政机关在接到李女士投诉后迅速介入,养护中心已经全额退款,李女士的事已经解决,但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共有30余家胸部养护中心直营门店,可能有更多的女性消费者与李女士有相同的遭遇,社会公共利益有受到侵害的风险。

  联合办案,发检察建议

  公益诉讼检察官与检察技术人员联合组成办案组,围绕该公司门店消费合同、工作人员证言、产品及器械使用、线上广告等内容多次研判,分别制定针对性的调查方案。

  办案组在多次勘验现场、调取物证、委托鉴定后查明,该胸部养护中心的技师不具备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仪器不具备“确诊”功能,亦不具备公司在线上广告中宣传的风险筛查及趋势分析等作用。在公司的培训材料和营销话术中,有明显诱导、欺骗消费者的内容。而在经营活动所使用的服务合同和协议中还有滥用格式条款的情况。

  在对证据进行充分研判后,徐汇检察院认为,该公司相关经营者发布虚假治疗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已经损害妇女生命健康权益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遂与相关行政机关进行磋商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对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采取措施,制止虚假宣传行为,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相关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对该公司无事实依据的宣传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并联合异地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市场主体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市场秩序。

  近日,徐汇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核实履职情况,得知该公司已对虚假宣传广告进行整改,并调整了滥用格式条款的合同与协议文本,相关行政机关也将依法规范同行业服务合同订立行为,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