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汽车保险作为消费者用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权益保障。记者昨天从市消保委获悉,近期,市消保委梳理了去年汽车保险相关投诉,结合保险理赔社会热点,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理赔效率低、定价不透明、服务体验差等方面。
市消保委调查发现,保险公司的信誉和服务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保险期间的服务质量有较高的期待和需求,关注重点集中在服务质量、理赔效率方面。86.85%的受访者重视保险公司信任度和服务质量,81.18%的受访者看重销售前保险服务承诺,81.77%的受访者更关注理赔速度与服务。
同时,新能源车主更加注重个性化的保险需求,并成为选择保险公司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受访者在选择商业险时,偏好机动车损失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车上人员责任保险,相关车险的购买比例均超90%。而在新能源商业险的选择上,附加自用充电桩责任保险购买比例达33.39%,体现新能源车独特风险保障需求,但也反映出新能源车险专属产品种类较少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市消保委认为,“快处易赔”的宣传力度仍需强化。去年,市消保委和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联合发布《“快处易赔”车险理赔服务指引》,但调查发现,受访者对“快处易赔”的知晓率低于10%。部分使用过“快处易赔”的消费者对理赔流程便捷性表示肯定,但也提出初次使用时,不了解相关操作流程,导致线上操作时间过长等。
此外,车险销售返利优惠存在合规性隐患。市消保委表示,多家保险公司仍存在以返购物卡或现金抵扣的形式给予消费者车险“隐性”优惠。该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通过返还现金、购物卡或其他形式的利益诱导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
记者从市消保委了解到,为了营造满意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获得感,车险行业应优化理赔流程,加大“快处易赔”的宣传力度,并规范增值服务管理,杜绝捆绑销售非车险产品的行为,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同时,对于相关增值服务的使用细则和注意事项,应在显著位置予以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