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昨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通气会,发布《上海市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共提出4个方面、31项政策举措。《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强服务消费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广告、网络欺诈等,鼓励社区、商场等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构建恶意索赔处置工作机制。同时深化新业态新模式的包容审慎监管,在部分行业开展“沙盒监管”制度试点,在低风险领域推进“自我声明+公开承诺”监管模式。
在激活消费促进服务业提质扩容方面,市发改委介绍,将搭建“文旅商体展”一站式承载平台,加大促消费力度,扩大消费券内容和商户覆盖范围,统筹有序发放专项消费券。对于优化重大活动审批和管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大型营业性演出可售(发)票数量限制,并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壮大夜间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开发“谷子经济”、邮轮旅游等新消费产品。在优化消费环境方面,提出加强服务消费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广告、网络欺诈等行为。
为营造服务业发展优质生态,《若干措施》提出推出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措施。提出做优企业服务,优化“一网通办”惠企政策精准服务平台,优化监管执法,深化新业态新模式的包容审慎监管,在部分行业开展“沙盒监管”制度试点;制定专业服务业、工业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完善服务消费统计,实施常态化统计监测。
市委宣传部介绍,要充分发挥“文旅商体展”联动作用,形成市区联动、部门合作的推进合力,扩大上海对重大节展赛事、邮轮旅游航线的吸引力,优化提升“票根经济”“套票联票”等联动模式,激活文化消费活力,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消费场景,促进不同业态间的引流赋能。
另外,市商务委将按照《2025年本市扩消费行动方案》要求,会同相关部门大力发展银发消费,促进餐饮和家政服务消费;持续深化电信、教育、养老、医疗、健康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科技服务、旅游等领域开放举措全面落地,优化服务消费供给;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服务消费转型消费信贷产品,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给予支持。同时,打造高品质、多元化、复合式的服务消费创新场景,发挥票根经济效应,创新“门票+服务体验+购物零售”等联动模式等。
此外,市商务委表示,截至目前,2025“乐·上海”服务消费券累计参与人次超过700万人次,商户与消费者均呈现较高热情。后续将根据每月核销情况,优化后续消费券的发放安排,继续扩大商户参与覆盖面,加强风险防范。同时,根据市民对消费券发放的热切期盼,在目前“乐品上海”“乐游上海”“乐影上海”“乐动上海”四个系列的基础上,会同市委宣传部将新增文化消费券的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