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律师讲述”版由申房所、盈科所冠名推出
□ 上海国瓴律师事务所 曹雪雅
对于道路上的交通事故以及交通肇事罪,大多数人都比较了解。其实,在水中航行的船舶也可能发生“交通事故”,船长、船员或者其他责任人同样可能因此而涉嫌交通肇事罪……
船舶失控酿成事故
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一。而长江口深水航道就位于上海港通江达海的“十字路口”,每天船来船往,络绎不绝。
这天,正是深水航道由于天气原因的交通管制刚解除的时候,一艘艘巨轮鱼贯而过,每一艘船都争分夺秒。
突然,从船载交通频道中传来一声接一声用英语喊出的呼救:“舵机失控了!舵机失控了!A轮舵机失控了!”还没等附近船舶反应过来,只见即将驶出航道的A轮猛地左转,撞上了对向航道内的B轮,20分钟后,B轮倒扣翻沉,船员全部落水。虽经全力搜救,有一半的船员获救,但仍有不少船员死亡或者失踪。
经事故调查,认定这是一起“较大级别水上交通事故”,A轮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A轮的船长和三副在随动操舵系统故障后应急处置配合失误,涉嫌交通肇事罪,建议移送司法部门调查处理。
本案移送司法机关后,船长和三副被取保候审,而我则接受三副的委托为他辩护。
递交了委托手续以后,我查阅了全部案卷材料,包括最关键的航行记录仪(又称“VDR”)的语音记录稿。
类似飞机上的“黑匣子”,船舶上的航行记录仪是记录船舶情况的关键设备。它可以同步记录船舶航行轨迹、驾驶台的所有声音。
事故发生后,船长当即下令保存VDR电子数据,这也成了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定责的重要依据。
遗憾的是,案卷材料中不包括VDR的原始音频,由于船员都是外籍,因此语音记录稿是由一家翻译公司翻译成中文的。
幸运的是,船长在事发后封存固定了VDR原始音频,并自行保存了一份复制件。
第一次听VDR音频,那感觉仿佛重回英语听力考场,而且船舶驾驶室并不是录音室,93秒的音频里,嘈杂的机器声、多种语言混杂的说话声和各种不清楚来源的声音交织在一起,VDR还同时记录了绿色、黄色的船舶航行轨迹,让人一时理不清头绪。
仔细分析语音记录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让事故的亲历者——船长和三副将VDR音频中所有的声音辨认并记录下来。同时,我们获得来自船舶所在公司的大力协助,船公司聘请了专业的语音翻译公司,对VDR音频进行了辨认记录。很快,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三份VDR语音文字稿,它们分别来自不同的记录人,但来源于同一份VDR电子数据。
我们选取了从船舶发生故障开始,直到碰撞发生前的58秒时间,仔细分析梳理了VDR音频中先后出现的32个声音,其中包括27个语言类声音和5个非语言类声音。
经过比对我们发现,办案机关案卷中的语音记录稿遗漏了6个语言类声音和4个非语言类声音。
再仔细甄别,这6个被遗漏的语言类声音,有3个是三副的声音,都是在回复及报告船长非随动舵可用,尤其是第一个三副的回复声音,几乎紧接着船长下达切换非随动舵指令之后。
这就可以证明,三副立即回复了船长的指令,没有延误,所谓三副配合失误的指控不能成立。
我们信心满满地以此为论证基础,向检察机关提交了辩护意见,请求对三副作出不起诉决定。
检察官和我们进行了当面沟通,也针对性地提了个问题,宛如兜头一盆冷水:VDR只有音频没有视频,其中的声音可以证明三副口头回复了指令,但怎么能证明三副有执行指令的动作呢?
这一问,问得我无言以对……
终于找到关键声响
既然检察官认为VDR音频无法证明三副执行了动作,那么我们就得回到当事人身上继续寻找答案。
三副年近四十,有着充足的船上经验。对于我们的询问,他有问必答,但回答得都十分简短,这也许跟他在船上长期工作的习惯有关,因为作为三副,他在船上主要是回复并执行船长或大副的指令。
会见次数多了,我们彼此熟络起来。有一次,我直截了当地问他:“你认为自己有罪吗?”他无奈地摇摇头,回答道:“我执行了船长下的所有指令,比如呼叫机舱、切换非随动舵、广播呼叫等,我做了自己该做的一切,最后还是发生了碰撞,我也很遗憾,但是我没有做错什么,我认为自己没有犯罪。”
我接着问:“那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自己执行了船长下的所有指令?”三副瞪大了眼睛,似乎很吃惊地说:“这是每个船员都应当做到的,船长命令什么,我们就执行什么,几乎已经是条件反射了。VDR可以证明我一边回复切换指令,一边执行了切换指令的动作……”说到这里,三副突然想起来什么,补充说道,“切换非随动舵的开关有‘咔’的声音,应该会被VDR记录下来!”
会见之后,我们第一时间找出VDR音频以及相应的文字记录,经过反复的辨别并对照记录,我们终于听清了翻译公司记录的四个“哒”声,实际应该是“咔”的一声,此后则是连续的“哒哒哒”声。
而在检察机关的案卷中,所有材料都忽视了这四个非语言类声音到底是什么声源。
随后,我们又请教了船舶技术专家,比对了事后登船检验的视频,确定切换非随动舵的开关就是会发出“咔”的一声。慎重起见,我们还向检察机关提交了声音同一性鉴定申请及鉴定依据,以证明三副及时执行了船长的指令,不存在操作过失,不构成犯罪。
检方决定不予起诉
一个月后,检察院第二次约谈了我们。这一次,检察官对“咔”声来源于切换非随动舵开关表示认可,但仍认为三副的过失在于执行船长指令之后未及时报告,导致船长误判非随动舵故障,进而延误操作非随动手柄时机。我们就针对该项论点,以事实和依据展开新一轮辩护。
VDR音频非常清晰地还原了事实:第46秒,船长下达指令;第47秒,三副回复指令;第48秒,三副执行指令,出现“咔”声。从指令到执行一气呵成,没有半点停顿,时隔18秒之后,三副再次报告提醒船长非随动舵可用。事实足以证明,三副没有任何过失,至于船长误判非随动舵故障,在于其操作非随动手柄的时机出现差错,与三副回复与否及何时回复没有关系。
不久之后,我们终于等来了好消息:检察机关正式对三副做出不起诉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