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隐蔽战线故事 零距离感知忠诚担当

至正之旅“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日活动 喀什师生“解锁”青春密码
上海法治报 2025年07月11日 王菁/王葳然

国浩律师事务所(上海)内,喀什师生与静安检察院检察官一起玩“FAPUPU”猜罪普法游戏

喀什师生在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参观

喀什师生在上海公安博物馆参观 本版摄影 记者 沈媛

  □  记者  王菁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我在电影里看到过这个装备!”“太震撼了,真壮观!”日前,“至正之旅”喀什师生上海行第二季迎来了“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日活动。师生们在东方绿舟国防园区,驻足仿真“航母”前,体验95式步枪模拟射击的紧张感,并在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聆听惊心动魄的隐蔽战线往事,深刻体会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

  从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情报保卫机构——中央特科成立,到深入敌特核心的“龙潭三杰”,再到蛰伏于国民党中央党部的“冷子”沈安娜……喀什师生们循着先辈的足迹,目睹无名英雄们如何凭借坚定信念敲发出一段段永不消逝的电波。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虽然课堂上也会提及国家安全,但总觉得离日常生活有些遥远。”巴楚二中的教师祁小龙坦言,“亲眼见到书本中描述的场景,了解无名英雄背后的壮烈故事,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这带给我巨大的心灵震撼。”他还感慨道,这对他今后的教学也深有启发,“要更多地融入生动故事,用鲜活的事迹来传承不朽的精神。”

  莎车一中的教师申奥今年是第二次踏入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谈及故地重游的新感受,他动情地说:“去年参观时,国安干警们的事迹就让我深受触动,甚至潸然泪下。今年再来,心中的敬意与震撼愈发深刻。”

  今年正逢《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五周年,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为师生们准备了《国家安全法》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册,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新时代国家安全内涵。(下转A8)(上接A1)

  “同学们请看,这一层展示的都是真实的枪械,而这把孙中山先生用于自卫的勃朗宁手枪也是上海公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当天下午,师生一行来到了位于瑞金南路518号的上海公安博物馆,这里也是中国首座警察专题博物馆。

  二楼入口处,一面警徽首先映入眼帘,在参观之初,师生们了解了警徽、警旗、警歌,以及上海警察机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纵线。

  “大家所在的英烈馆展陈了上海公安英烈的英勇事迹和珍贵遗物。他们或牺牲在隐蔽斗争战线上,或牺牲在与刑事犯罪分子刀枪相见中,或是在抢救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中光荣献身。”在讲解员的介绍中,师生们在一只旧藤箱前驻足。

  “这只藤箱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见证了解放上海的历史。”当天,公安英烈钱凤岐之孙、普陀公安分局白丽路派出所民警钱友继受邀来到现场,亲自为师生们讲述了一段革命故事。

  “1947年,祖父调到普陀路警察分局工作,担任分局中共地下支部书记,那时候他经常拉胡琴、唱京戏,吸引警员到自己宿舍来,传播解放军在前方节节胜利的消息。”钱友继说道,“但在1949年5月那段最黑暗的日子里,祖父和另外三位英烈被杀害,大家看到的这只藤箱就是当时用于传送《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的,但他们没有看到黎明的到来。”

  在讲解过程中,不少游客也停下了脚步。“1988年,普陀分局派员到河北老家找到了我,问我是否愿意参加公安工作,我坚定地选择延续这份光荣的事业,回到祖父曾经工作、奋斗过的地方。”听到这里,师生们和过往的游客纷纷响起掌声,娜孜拉·麦吾拉尼江和阿伊克孜·莫敏两位姑娘也红了眼眶。

  随后,师生们还在交通管理馆感受了“醉驾”的视野效果;在警用装备馆参观了公安装备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各类枪械、特种微型武器的展示更引人入胜。“这一面墙上都是,真的很壮观,我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参观。”伊木然江·木太力普兴奋地说。

  “除了英烈的故事之外,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刑事侦查展区。”在参观全部结束后,杰苏尔江·阿卜杜喀迪尔对记者说,“我看到了以前公安民警办案的装备,过去也没有发达的科技,但是他们还是努力钻研,凭借一些细节侦破了很多大案,更让我对他们充满敬意。”

  当天,“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日活动得到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上海公安博物馆的大力支持。

  ■  相关报道详见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