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国歌诞生地”、走进武康大楼……

“至正之旅”上海行喀什师生走进徐汇
上海法治报 2025年07月11日 季张颖

喀什师生参观徐汇区家风馆 记者 王湧 摄

  □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当触摸着百代小楼门前镌刻着这行字的石碑,对于喀什的师生来说,民族的号角在这一刻激昂回响……7月8日,2025“至正之旅”喀什师生上海行第二季活动走进徐汇,从武康大楼到百代小楼,从家风馆到警史馆,喀什师生代表们在CityWalk“看上海”日,用另一种视角阅读城市建设中的法治故事,重温时代长河里的红色往事。

  今年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百代小楼在完成全面展陈升级后焕新开放。现场,编号A2395的首版《义勇军进行曲》母盘、由聂耳自日本寄回的《义勇军进行曲》曲谱手稿等珍贵历史文物,以及沉浸式的场景还原、前沿科技互动体验,让喀什的师生们得以通过多维度了解国歌背后的故事。

  “让文化在岁月中传承。”巴楚二中教师祁小龙参观后在留言簿上写下这句话。“我们每周都会唱国歌,但这确实是我第一次深入了解它背后的故事。”祁小龙感言,“了解历史的过程,也是在增加自己生命的厚度。”

  跟随徐汇区司法局耕法先锋青年突击队成员李朵儿的脚步,喀什师生们还步入百年建筑武康大楼中,深入了解城市更新进程中通过软法治理助力社区建设的点滴故事。

  而在上海唯一一家专注于婚姻继承家事的律师事务所——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打造的徐汇区家风馆,师生们还零距离了解了家风文化的变迁。

  “我爸妈那个年代结婚证就是这样的。”“这是赵一曼家书,写得非常感人。”“裁判虽然是理性而坚硬的,但亲情却是温暖而柔软的,这话真的说的太好了!”……看着书架上摆放的从古至今的家书、家训、婚书,以及各种时代的“结婚证”,还有家风小走廊墙上,呈现的婚姻家庭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律历史变迁,喀什师生们禁不住感慨道。

  此行的最后一站,喀什师生们走进了位于徐汇公安分局的平安建设市民实践中心(警史馆),致敬峥嵘岁月,感受金盾荣光。“我的父亲也是政法系统的,这次参观警史馆后,让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决心。”莎车三中学生马松葶向记者表示。

  “我是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如今成了一名人民教师,但盾牌精神一直影响着我,我要把人民警察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用在日常工作中,站在属于我的三尺讲台上守好这块教书育人的堡垒。”莎车一中教师申奥表示。

  此次活动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指导,上海法治报社联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等单位主办,CityWalk“看上海”日活动得到了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徐汇区司法局、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