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24 透视这些公园背后的守护者

设置“声音结界”引进“机器狗”助力巡逻,用科技再为公园开放加把“安全锁”
上海法治报 2025年07月25日 王葳然

淞南派出所民警在公园内给小朋友们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 通讯员 周威特 摄

真光路派出所民警傍晚时分在公园内巡逻 通讯员 路毅鸣 摄

  □  见习记者  王葳然

  “知道我们上海有多少座公园吗?——512座。”“知道其中有多少是24小时开放的吗?——392座。”

  这是来自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统计数据。

  盛夏季节,除了躲进空调房,更有不少市民乐于在清晨与黄昏,来到绿意充盈的市民公园,感受贴近自然的气息。

  “绿化很棒,我们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变美了。”

  “到了晚上,草坪的小夜灯会亮起来,很漂亮,来纳凉的人也很多,基本上每次晚上路过,这边都是人。”

  家门口的公园更便民、更美观了,但同时,如何确保更安全?日前,记者走进两家派出所,了解守护城市24小时开放公园背后的故事。

  夏日炎炎

  30年旧公园“破墙透绿”迎来新面貌

  位于宝山区淞南镇的淞南公园自7月1日起正式完成“破墙透绿”,至此,这座初建于1995年的旧公园成为一座24小时开放公园。公园环境变美的同时,高温天随之而来,给属地派出所带来一些“时令性”的挑战。

  “阿婆你怎么样?醒一醒!”开园第三天,公园内的巡逻保安发现居民曹阿婆倒在了公园长椅处,疑似中暑晕倒,便立即将该情况告知淞南派出所,该所第三责任区警务队队长谢园接报后迅速赶到现场,联系120将老人送往医院。

  “淞南公园从开园起就面临高温天气,前两周我们已接到3起因中暑引发的警情。”谢园告诉记者,目前,淞南派出所已召集公园安保力量开展应急处置培训,确保相关突发情况能得到妥善处置。

  同时,自从公园24小时开放后,派出所也相应推出新举措。“我们新增了一档夜间巡逻,以前仅有上午和下午两档;同时,通过协调,安保力量也增加了一名,从原来的6人变成7人,淞发路上3人,公园里4人,基本上每小时巡逻一次。”

  记者了解到,淞南公园周边共有10个居民区、2万多位居民,而这座公园的日均客流量也超过了5000人次。“三伏天”里,居民游园的热情没有丝毫冷却。

  采访当天,谢园带记者来到了淞南公园位于淞发路上的入口处:“这块草坪的位置原来是一堵墙,居民是没有办法从这里入园的。”而在设计之初,这里原本计划破墙之后修建一块空地,但场地一旦落成,跳广场舞的队伍也会接踵而来,为此,淞南派出所也提前设想了可能存在的噪音扰民情况。

  绿地变“棋牌室”?

  全天候巡逻守护城市边角空间

  “金鼎路绿化带有四块不相连的绿地,在高压线下面没办法进行开发,从建成以来就是开放式的绿地。”普陀公安分局真光路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副主任张磊刚介绍道,“比较常见的是噪音扰民,一些居民大清早会来吹萨克斯。”

  但外放音箱的出现让对面小区居民表示“吃不消”,特别是影响下夜班回家休息的居民。“我们和主管该区域的绿容部门协调,在绿地内增设了噪音监测设备。”张磊刚说道,“屏幕上显示绿、黄、红三个颜色,居民平时也会看,基本上跳黄时就会注意,这也为后期执法提供依据,所以现在噪音扰民的情况改善了很多。”

  此外,这片24小时开放的绿地上,还聚集了一群热衷下棋打牌的棋友、牌友。

  “尤其是夏天,很多老年人会在树底下打牌。一开始只有一两桌,但后来发展到十几桌,这种聚集情况给公园管理造成了一定风险。”张磊刚告诉记者,这些老年人把废弃的旧桌椅搬进绿地,结束后还会将旧座椅上锁,让公园的观赏性大打折扣。针对这样的情况,派出所一方面定期组织街道和绿容部门对废弃桌椅进行清理,同时也派青年突击队释法说理,对老年人进行教育提醒,“因为都是年纪大的人,天气热情绪也急躁,有时候下棋打牌会起争执、中暑。”

  “目前,我们还设置了4个布控点位,这些点位要进入公园里面巡逻,夜间巡逻最晚到凌晨2:40。”同时,派出所与街道进行沟通后,街道方面还组建了一支由6人组成巡逻服务队,每晚在夜间11点至凌晨3点进行巡逻。“这支巡逻力量是上个月组建起来的,我们也对人员开展了一系列设备设施使用方面的培训。”

  设置“声音结界”

  在开放式公园探索静音管理

  “我们在靠近淞发路的草坪区域设置静音区,禁止在这一侧开展有声娱乐活动。”记者了解到,静音区域内全天禁止人声合唱及使用音响设备、乐器等开展有声娱乐活动。“草坪距离居民楼很近,如果在这里跳广场舞、吹萨克斯等,势必会给临街居住的居民带来噪音困扰。但公园里还是可以开展有声娱乐活动的。”民警介绍道。

  走进公园,记者看到一块电子屏幕,上面显示着实时音量的分贝数。“这里刚刚重新开园,分贝仪不仅是一种管理手段,同时也希望从最初就能引导居民们养成文明习惯。”据介绍,淞南派出所与淞南镇共同制定了《淞南公园24小时开放方案》,其中涵盖了夜间游园管理、设施管理、噪音管理等具体办法。

  记者从淞南镇城建部门了解到,对这些措施,“大部分居民表示支持”。

  “活动期间音量需控制在规定值以内,同时要服从公园管理方的音量管理要求。”淞南镇城建中心副主任袁嘉轩表示,“公园管理方也与周边小区居委加强联络,提醒居民不要携带大型音响设备入园,活动时控制音量、减少噪音,提高居民文明游园、维护公园环境的意识。”

  此外,记者从淞南镇方面了解到,目前,居民还有一个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公园是否宠物友好”。

  “夏天有很多居民出来遛宠物,淞南公园目前是禁止遛狗的,很多养宠物的居民希望能把这里建成宠物友好型公园。”淞南镇工作人员王宁帆告诉记者,“但也有一部分居民反对,觉得有些主人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宠物,担心会对在公园里面活动的居民造成伤害。”

  劝退深夜聚餐

  机器狗即将“入职”公园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为方便接单等单,不少外卖员会聚集在绿地里,或是下班后到此处聚餐。

  “分局派出了加装热成像的无人机在该区域巡逻,晚上发现人员聚集情况后,所里综合指挥室及时派民警去劝阻或疏散聚集人群。”张磊刚说,“无人机投入使用后效果不错,但存在续航时间短的问题,需要经常返回充电再飞。”

  为助力公园的精细化管理,普陀警方即将在全市率先推出机器狗用于公园巡逻。“机器狗就像扫地机器人一样,会有个基站,当电量不足时会自动回去充电,充满电后继续出来巡逻。如果技术成熟的话,还可以结合无人机一起,实现地空结合,这样更高效。”

  据介绍,机器狗的续航时间可以延长至4小时,目前,普陀警方会同生产商已设定好巡逻路线。“我们希望它能够全天候投入使用,通过机器狗巡逻一方面是对夜间可能发生的聚餐饮酒进行劝导;同时也可以对下午在绿地里下棋打牌的老年人或闲散人员进行有效劝阻和威慑。”

  记者了解到,后续派出所还将与绿容协调,安装客流统计系统用于统计各个出入口的客流,以便更精准地开展巡逻工作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