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社会

绿色网贷不用还?催款电话来了

上海一中专生骗同学办贷款被诉

本文字数:1151

□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田娜

本报讯“绿色网贷,借了不用还,还可得好处费。”上海某中专学生徐某骗取同学信任办理贷款,诈骗金额4万余元。近日,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徐某提起公诉。

2019年9月,刚刚年满十八岁的徐某在“姐姐”  (另案处理)的带领下,前往某商厦卖手机的店铺内,根据“姐姐”授意向某小贷公司贷款近1万元,购得手机一部,转手便以7000元的价格将手机卖给店铺老板,随后将到手的7千元与“姐姐”一同“分享”。

徐某自己贷款购买手机套现后,知道了这条来快钱的路子。同年10月、11月,便以“贷款不用还,还可得好处费”为幌子,先后两次忽悠同学、同学的同学小强等4人,前往相同手机店铺,以他们的名义贷款购买手机4部。徐某授意贷款人以同样的手法购得手机后再转手卖出,卖手机的大部分钱都被徐某“收入囊中”,贷款的同学每人仅仅拿到几百元的好处费,却背负了小贷公司上万元的贷款。

当他们还沉浸在“贷款不用还”的喜悦中时,催款电话来了。

2019年12月17日,小贷公司客户致电小强,催其还款,否则影响个人征信,惊慌失措的小强便将自己贷款的前因后果告诉了父母。原来,11月的一天,他和同学在某商厦与徐某碰头,徐某告诉他们,买手机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只要办一下贷款,办好贷款拿到手机后当场转手卖给店铺老板,就可以弄点零花钱花花。“年满18岁即可贷款,只要身份证和联系电话真实,至于工作单位、实际住址和父母的电话可以随便写,贷款平台有漏洞,贷款不用还。”涉世未深的小强听信了对方的说法,信以为真,便按他们说的贷了款,事后小强得到好处费200元。听到这儿,小强的父母便知道儿子被骗了,拉着小强就到派出所报了案。

经审查,徐某诈骗上述4人共计3.8万元,在部分被害人追讨下,案发前徐某归还了1.9万元。

2019年12月19日,徐某被抓获归案,因怀孕被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期间,2020年5月,徐某又伙同他人(另案处理),编造“绿色网贷,借了不用还”、“刷单可提成”等虚假说辞,引诱被害人见面并利用被害人身份及手机号向小贷公司申请贷款,参与骗取两名被害人贷款共计2万余元。2020年5月13日,徐某再次被公安机关抓获。徐某对自己上述诈骗的事实供认不讳,在审查起诉期间,徐某退出违法所得8000余元。

检察官经审查后认为,被告人徐某伙同他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诈骗他人钱财共计4万余元,数额较大,应当以涉嫌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文中均为化名)

【检察官说法】

本案中,徐某口口声声“贷款不用还”只是骗人的谎言。正如她案发后交代的:  “我知道贷款是要还的,但我只有跟他们说贷款不需要还,才会有人上钩。”年纪轻轻的徐某,不好好读书,在有案底的“姐姐”的引诱下,走上了歪路并越陷越深。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6绿色网贷不用还?催款电话来了 2021-10-25 2 2021年10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