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胡蝶飞
做过体育老师,当过社区民警,在刑侦重案一线摸爬滚打28个年头,出差踏遍全国90%以上省份,参与并侦破过3000多起案件,其中包括“一号命案”等各类命案数十起。
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刑侦支队重案队有这么一位“老法师”俞雄辉,同事们都亲切地叫他“老俞头”。从警32年,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嘉奖7次。俞雄辉仍奋战在重大刑事案件一线,深信正义与法治,坚持“不放过任何一种可能,不放过任何一起案件,不放过任何一个逃犯”。
英雄本色
老俞头平时话不多,不熟悉他的人甚至会感觉他有点凶。“事实上,这个时候的他往往都是在琢磨案情。”在青浦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政委徐辉东看来,老俞头身上有种契而不舍的精神,能跟命案“死磕”。
其中便有老俞的“代表作”——青浦“一号命案”。1990年6月,家住青浦县的妇女卓某和她3个月大的孩子,在自己家中遇害。16岁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忠像人间蒸发一样,再无踪迹。接手此案时,俞雄辉手里只有王某忠16岁时的模糊影像。“20多年过去,王某忠的样貌已经完全变化,侦查难度很大”。
经过外围走访、分析排查、系统筛查,俞雄辉和同事从锁定的100名相似度较高的嫌疑人中,最终梳理出16名年龄、外貌相似程度较高的人员,提请属地公安机关协助。三天后传来消息,疑似人“徐涛”,户籍于2016年3月从新疆奎屯市迁移至安徽省宁国市,身份存疑。
想尽方法采到了“徐涛”的血液样本后,俞雄辉和同事们便送去与王某忠的父母进行生物物证对比。
“对比成功了,就是王某忠!”2018年3月的某天中午,俞雄辉接到电话后,立即出发赶到宁国。因无法锁定王某忠具体位置,最终决定以车找人。次日,天蒙蒙亮,俞雄辉开始盯车,分布四个点守车。“说来赶巧,守车途中,一名保洁阿姨告知了车主所在的具体楼层。”俞雄辉回忆。
但他们并不敢贸然进家逮人,再次逃跑可能又要等28年。一直蹲守到中午11点多,王某忠才下来开车,俞雄辉和同事们立马上前将其抓获。在老俞头把王某忠押解回来当天,当年经手过这个案子的退休民警、老领导、已调任其他岗位的侦查员等一大群人都守候在分局,共同见证这个时刻,不少人忍不住泪洒当场。
这只是俞雄辉经手未破命案积案中的一起。截至目前,以他为主由他牵头破获的历年积案有十多起,其中包括十年以上的积案6起,抓获命案逃犯6人。
侠骨柔情
在年轻干警的眼里,俞雄辉代表的就是一种刑侦精神,锲而不舍、嫉恶如仇、英勇无畏。而更令青年民警敬佩的,除了老俞的英勇无畏和办案智慧,还有背后的“侠骨柔情”。
青年民警回忆,当大家沉浸于“一号命案”侦破的喜悦时,老俞头心里却记挂着案犯王某忠两个无辜的孩子。王某忠16岁杀人潜逃外地,之后隐姓埋名结婚生子。妻子对王某忠犯罪一无所知,如今却要面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两个孩子的艰难境遇,今后的生活何以为继?
老俞头动了恻隐之心,主动联系王某忠的父母,“你们儿子还活着,没判死刑,还有两个孩子,都是亲孙辈,是不是转到你们身边来,也好有个照应,毕竟上海的教育总比在外地好。”两位老人激动地一个劲点头。
如今,老俞依然坚守在刑侦岗位上发光发热,同时也被聘任为分局兼职教官,将自己半生刑侦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凝结成多种优秀技战法,将其不断地传授给分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民警。
“新时代的警察精神是什么样的?我想,在老俞身上能看到。”“他用实际行动镌刻刑警本色,书写人民至上的忠诚与担当。”青年民警们说。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