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说案

“不用说话”的兼职你见过吗?

女子卷入“手机口”诈骗,获刑1年3个月,缓刑1年6个月

汪百顺/夏天

本文字数:1225

  □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汪百顺

  “时薪100元,只需两部手机”,这样的兼职工作,你想做吗?当心沦为诈骗团伙的工具。宝妈许某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还是参与“手机口”诈骗活动,近日,经金山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许某相应刑罚。

  “宝妈”带娃无聊被骗子乘虚而入

  “兼职日结,工作内容只需要两部手机,手机不限制机型”,2023年3月,在家带孩子的许某闲来无事,在自己偶然加入的兼职信息群中看到一条广告,恰好自己也想寻找在家就能工作的零工补贴家用,便主动联系上家咨询详情,对方表示只要通过社交软件拨打语音电话即可,并将许某拉入了另外的对接群。

  “你用另外一部手机拨打这个号码,如果对方接通了,我和对方聊天,你不需要说话。”2023年4月,上家通过语音电话联系到许某,并发给她一个陌生的号码,待许某拨打过去接听成功后,按上家要求打开扬声器外放,由上家和接听对象隔空聊天,许某很快便弄懂了这个“兼职模式”。

  “喂,您好,我是快递公司的客服,您在平台上购买的商品,有损坏的情况,我们会给您安排商品费和快递运费的赔偿。”不久后,许某接了一单任务,作为“旁听者”听到接待员和对方的通话内容,不禁思索,“这明显就是在骗人。”

  “我愿意接受赔偿。”在收到接听电话对象肯定的回复后,上家便将其引流到理赔的群聊,此番操作之后,许某即收到挂断电话的指令。

  明知对方是骗子仍心存侥幸

  就这样,一言不发的许某持续听着“快递丢失”“商品理赔”“学校采购”等话术。虽然明知道接待员在骗陌生人,但上家按时按量发给许某报酬,让其感到来钱快而且简单,何况自己“可没有骗人,连话都没说”,心存侥幸的她并没有放弃这份兼职。

  2023年5月,公安机关在办案中发现有多名被害人接到诈骗电话后造成钱款损失,达11万余元,经侦查,许某等人被警方抓获。

  经检察机关审查,许某明知他人通过电信网络实施诈骗,仍然通过自己的手机帮助诈骗人员与被害人通话,进而实施诈骗行为,造成他人钱款损失,数额巨大,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决定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法院经审理判决许某有期徒刑1年3个月,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

  检察官说法>>>

  “手机口”诈骗是指两个手机同时打开扬声器,一部手机通过网络软件接通诈骗分子,另一部本地手机拨打不特定受害人电话,进行语音中转,使得双方可以直接对话,又成功掩饰诈骗电话归属地,更加具备隐蔽性和欺骗性。诈骗团伙通过社交媒体、网络渠道发布“轻松赚钱、工资日结”等虚假广告,诱惑如许某等人,利用“手机口”帮助实施诈骗。

  检察官提醒,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然帮助诈骗团伙架设呼转设备、批量拨打诈骗电话,或是提供手机卡、通讯工具予以帮助,无论是否获得报酬,这些行为都涉嫌为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帮助,都将被依法追究相应责任。广大市民朋友要警惕“轻松赚钱”“日结佣金”等虚假招聘广告,切勿贪图小利以身试法,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说案 A07“不用说话”的兼职你见过吗? 汪百顺/夏天2024-04-10 2 2024年04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