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国家安全

黎明前的诀别 与临别前的嘱托

本文字数:2605

  清明时节芳菲始。春回大地、草木萌发,人们常在纷飞细雨中祭奠先人、寄托哀思。75年前,隐蔽战线先辈为赢得解放全中国的胜利而冒险犯难,他们有的潜伏在黑暗之中,有的战斗在囹圄之内,许多人牺牲在黎明之前,用生命迎接光明和希望……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缅怀先烈,聆听他们大义凛然的诀别和振聋发聩的嘱托。

  邱世毅:

  香烟壳上的绝笔

  “太阳要出山了,

  种子快要开花了,

  个人死亦无怨!”

  昏暗的灯光,恶劣的环境,监狱里一个不起眼的香烟壳上有一封字字千钧的绝笔信,它的作者就是年仅26岁的邱世毅。

  邱世毅16岁入党,18岁打入汪伪二十五师、苏北绥靖公署,获取了影响苏中抗战大局的关键情报。参加日伪军一次重要会议后,他将敌人部署围剿抗日根据地的秘密计划熟记于心,并冒着巨大风险迅速将该情报送到了新四军十八旅机关所在地。正是这份情报,成就了三垛河口伏击战大捷,歼灭日伪军一千八百余人。

  抗战胜利后,邱世毅负责京沪线上多个城市地下组织的联络工作。1947年5月,邱世毅因叛徒出卖被捕,面对各种酷刑折磨,他始终铁骨铮铮、坚贞不屈。1949年4月,邱世毅在上海从容就义。牺牲时,距上海解放仅一个月。

  朱建国:

  一笑赴死从容不迫

  “所余衣物,由大家分用……

  我现在心情坦然,这该算是从容就义吧!

  一笑!”

  这是朱建国生日当天在狱中写下的遗书。从容一笑、不留遗憾,是年仅32岁的生命向这世间告别的方式。

  朱建国与党“相见恨晚”,身为国民党军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参谋处见习参谋的他,深为一身戎装、一腔热血却不能驱逐日寇而愤懑,由衷感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1945年,朱建国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朱建国担任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部参谋处少校作战参谋时,获取了国民党部队兵力部署、铁路里程表、工事防卫图等一大批重要情报,为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1947年9月,朱建国不幸暴露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不屈不挠。“假如枪毙我,我一定用从容的态度去赴死。”1948年10月19日清晨,朱建国在生日这天,与谢士炎、丁行、石淳、赵良璋四位战友一道从容就义于南京国民党陆军监狱。面对反动派黑洞洞的枪口,他们始终挺直脊梁,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牺牲时,距离南京解放仅六个多月。

  李白:

  最后一封电报

  “等一等

  ……

  再见”

  这是李白被捕前拍出的最后一串电报,滴滴哒哒的发报声萦绕至今,已成为隐蔽战线永不褪色的红色精神符号。

  李白15岁入党,20岁出头参加无线电培训班,将一生献给了革命,献给了党的无线电通讯事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白来到上海,架起了上海与延安联络的“空中桥梁”,向党中央发送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其间,李白冒险犯难、不畏牺牲,辗转多地、数次被捕,却始终坚持战斗、从未屈服。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电台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交织在一起,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侦测围猎,李白不顾危险通宵达旦工作。1948年12月30日凌晨,李白正在向党中央拍发重要电报,电台所在地突然被国民党特务包围,他冷静地拍完了最后一份电报并把机器隐藏好,特务便冲了进来。在狱中,李白遭受了敌人36种刑罚轮番折磨,但他始终坚如磐石,从未向敌人吐露半句实情,掩护了我党地下组织和重要机密,特别是预备电台的安全,确保与党中央通报不断。1949年5月7日,李白在浦东戚家庙壮烈牺牲,这天是他39岁的生日。牺牲时,距上海解放仅20天。

  江姐:

  烈火中永生

  “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这是江姐将她年幼的孩子,忍痛托付他人时留下的遗言。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一曲《红梅赞》歌颂出一朵永不凋零的铿锵玫瑰——江竹筠。从青年入党求学川大,再到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血雨腥风的斗争环境中,江姐追求真理,坚持革命,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隐蔽战线战士。1943年,江姐在重庆接到一项重要任务,组织安排她与彭咏梧同志假扮夫妻,掩护开展党的秘密工作。1948年,由于叛徒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在重庆渣滓洞,江姐用钢铁般的意志和信念坚持同敌人斗争,始终坚守党的机密。面对非人折磨,江姐依然鼓励战友“竹签是竹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1949年11月14日,年仅29岁的江姐梳好头发,身着被捕时那身蓝旗袍和红线衣,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从容就义。牺牲时,距重庆解放仅16天。

  卢志英:

  刀尖上战斗

  “胜利在望,死而无怨!”

  这是卢志英在国民党黑暗的牢狱之中,对战友饱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嘱托。

  卢志英,1925年加入共产党,是长期开展敌内工作的英雄,被称作“传奇特工”。1934年3月,卢志英根据我党情报保卫部门的部署,凭借过人胆识和丰富经验,打入国民党赣北第四区保安司令部。这一时期,卢志英成功获取国民党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的“铁桶计划”绝密文件。在他与同志们的努力下,这份珍贵的情报被连夜送出,穿越重重封锁线,及时送抵苏区。这份重要情报推动中共中央加快部署,在敌人合围前实施战略转移,开启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解放战争期间,卢志英打入上海国民党中统特务机关,被委任为区室副主任,还与美国在沪情报人员联系,获取了国民党兵力部署、调动等大量关键情报,及时送往苏皖解放区。

  1947年因叛徒出卖,卢志英被捕入狱,受尽严刑拷打,仍然坚持同敌人斗争,始终守口如瓶。翌年12月,卢志英从容就义于南京雨花台,年仅43岁。牺牲时,距南京解放不到四个月。

  徐楚光:

  敌营中驰骋

  “大事者,于国于民大利也。

  吾当为国民而生,亦当为国民而死!”

  这是徐楚光在日记中留下的文字,也是他表明心志的慷慨陈词。

  徐楚光,早年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期间因接受革命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徐楚光先后潜伏在汪伪军队和国民党军队内部。1945年8月,徐楚光与汪伪警卫第3师师长钟健魂及第9团团长赵鸿学,带3000余名官兵,携大量武器装备,夜渡长江到达江北新四军根据地,促成这支汪伪“王牌部队”起义,沉重打击了汪伪政权。解放战争期间,徐楚光继续潜伏在南京、上海、杭州地区,成功策反了军统南京站少将站长周镐,获取了许多重要情报。

  1947年,徐楚光奉命率部分地下工作人员赴湘鄂豫地区,准备组建秘密武装,配合解放军作战。但由于叛徒出卖,徐楚光在武昌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徐楚光始终不为所动,于1948年10月9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9岁。牺牲时,距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

  (素材来源:国家安全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国家安全 B07黎明前的诀别 与临别前的嘱托 2024-04-10 2 2024年04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