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徐杰瑛
用价格低廉的白酒冒充高端白酒,以次充好牟取暴利,自以为找到了“致富经”,却最终难逃法律的严惩。近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对王某、张某二人提起公诉,相关被侵权的商标权利人也提起了附带民事诉讼。
无意间得知“致富经”
王某平常好赌,欠了不少外债,一次在和朋友聊天时,他说起自己急于赚钱的苦闷,却不想从朋友口中意外得知了一个致富途径。“听说有人做假冒白酒的生意,那白酒差价多大呀,便宜的酒当成高档的卖,一出一进就能赚不少。”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朋友说出的“奇闻轶事”在王某脑中挥散不去,也让他琢磨起了“白酒致富经”。
为了解假冒品牌白酒的制作方法,王某特意在网上找了不少相关资料,总结出了一套操作流程,并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了可以提供包装材料的贩子。
一切准备就绪后,2022年9月,王某开始做起了假冒品牌白酒的生意。
“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只要是高档白酒的空酒瓶都买。”王某到案后交代,他或是从饭店回收,或从废品收购站购买,收购了不少品牌白酒的真酒瓶。而酒箱、酒盒、瓶盖、防伪标签等假冒品牌包装材料,则从事先联系上的贩子处购买。
王某用市面上口感相近但价格低廉的白酒伪装五粮液、剑南春等品牌白酒,茅台等品牌白酒则用从烟酒专卖店内购买的散装酱香型白酒冒充。
就这样,王某收购来的空酒瓶被“换装整容”,廉价白酒摇身一变就成了上千元的高端酒,身价暴涨数十倍。最后,王某再将假冒的品牌白酒以远低于品牌酒市场价的价格,销售给烟酒门店或周遭好友,从而牟取利益。
招兵买马成立家庭作坊
在低价诱惑下,不少人会从王某处购买“高端白酒”,而随着订单纷至沓来,王某的一人小作坊开始难以承担制作量。于是,2023年4月,为了拓展“产能”,王某联系上了侄子张某。
“我在干假冒品牌白酒的生意,操作简单,来钱也快,要不要跟着我干?”在利益的诱惑下,张某加入了王某的生意,王某则在自己的作坊附近又租了一间仓库。
接到客户订单后,王某会将所需的白酒分流,茅台、水井坊等“品牌白酒”由王某自己制作,五粮液、剑南春品牌的“白酒”则由张某负责制作。两人分工合作,假冒品牌白酒源源不断流入市场。
然而,两人的生意并没有如他们想象的那般一直顺风顺水。2024年1月,民警在工作中发现王某、张某制造假冒品牌白酒并进行销售,于是立案侦查,并于同月将两人抓获归案。经查,王某合计非法经营数额超60万元,张某加入后,截至案发两人合计非法经营数额超40万元。
王某、张某的行为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侵犯了白酒品牌方的知识产权及商业信誉。
为维护被侵权企业的合法权益,案件移送金山区检察院后,检察机关向涉案商标权利人送达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被害单位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让权利人及时、充分了解诉讼权利,最大限度保障权利人诉讼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在案件审查过程中为权利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提供支持帮助,切实减少权利人诉累。
金山区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对王某、张某二人提起公诉,相关被侵权的商标权利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说法>>>
销售假冒品牌酒不仅侵犯商品的商标专有权,还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健康权,更有甚者可能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检察官提醒,作为经营者,应当诚信、合法经营,不要因为贪图小利而知法犯法;作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当选择正规渠道,对价格过于低廉的商品要保持警惕,切莫贪图便宜,一旦发现购买的酒水属于伪劣、假冒商品,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