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老龄化时代,老年人维权面临哪些实际问题?在切实保障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过程中,“法治”有何可为?正值重阳佳节,徐汇区法律援助中心日前举办了“银龄汇智·援馨守护——老年人维权座谈暨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法官、检察官、公证员、律师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议为老法治服务,收集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法治观察建议。记者从活动中获悉,就在近日,徐汇区法院、区检察院、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共签《助老排忧协同工作机制(试行)》,通过建立四方协作,共同兜牢涉老民生底线。
根据市卫健委的统计,截至2023年末,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68.0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7.4%,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37.92万,占总人口28.8%,上海正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且老龄化程度还在持续加深。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自身条件的不断退化,老年人在生活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不断增多。”据徐汇区司法局副局长聂元军介绍,近年来,在涉及老年人维权的案件中,赡养、继承、婚姻、房屋确权等侵害老年人权益的案件最为突出,涉老维权问题成为热点。
“我曾经办理过一起赡养纠纷法律援助案件,当事人是一名八旬老人,丈夫已经去世,因为与女儿关系不睦,女儿不愿意提供相关经济条件证明,导致老人低保申请材料不齐全陷入困境,赡养问题也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徐汇区法援律师叶竹影介绍,在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该案后,当即启动绿色通道,当天接待、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在各方合力下,区检察院支持起诉,老人申领低保的问题得以解决。”
从办理一案到治理一片,就在近日,徐汇区法院、区检察院、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共同签署《助老排忧协同工作机制(试行)》。徐汇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检察官浦亮介绍,该机制在涉及老年人,尤其是高龄、失能、困难、残疾等老年人的纠纷化解、法律援助、支持诉讼、巡回审判、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办理等过程中,建立起线索移送、信息共享、无缝衔接的四方协作机制。
聂元军表示,此次活动作为法治观察的窗口,徐汇司法局也将借此机会深入剖析老年人维权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对策,收集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意见建议,为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供参考。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