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大型演出报批“一件事”改革推出

助力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和演艺之都

季张颖

本文字数:933

  □  首席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上海推出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报批“一件事”改革,通过整合跨部门审批流程、精简材料、缩短时限,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为演出市场注入新活力。这项改革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公安局联合推动,旨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和演艺之都。

  近年来,上海演出市场持续繁荣。2024年,全市共举办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营业性演出281场,吸引观众超359万人次,创造票房近35亿元。据初步统计,2025年1-5月,共举办营业性演出21908场(不包含歌舞娱乐场所),服务观众1009.6万人次,票房16.3亿元,同比去年基本持平,比疫情前增长20%以上。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原有审批流程的“材料众多、耗时长”等问题逐渐凸显。例如,一场涉外演出需向文旅和公安部门提交共27项材料,总审批时长近20个工作日,主办方的筹备材料较多、周期较长。

  对此,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市公安局,对标“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六个一”标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网办理、统一发证、一体管理),推出改革方案,实现跨部门审批流程再造。

  记者获悉,此次改革聚焦“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减时间”,推出三大核心举措:一方面是并联审批,时间缩减50%。原审批流程中,主办方需分别向文旅、公安部门申请“营业性演出许可”和“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串联办理耗时较长。改革后,两事项实施并联审批,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同步受理材料,部门协同审查。以涉外演出为例,审批时长则从共20个工作日减少至共10个工作日,为主办方预留更多售票和宣传时间。此外,经文旅和公安部门召集,消防部门在相关活动筹备阶段和安全专题会议期间给予专业性指导意见。

  另一方面是材料精简,压缩率达50%。依托“一网通办”数据共享,改革前的27件申请材料减少为改革后的13件,部分材料实现“一次提交、多部门复用”。《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方案》《场地合同》《风险自评报告》只需提交一次,系统自动推送至文旅、公安部门,材料精简比例达50%。

  另一方面是全程网办,让数据多跑路。改革全面优化线上服务,推出联办模式,主办方可通过“一网通办”专栏一次性提交全部材料。材料补正、进度查询、电子证照下载等功能全程在线完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大型演出报批“一件事”改革推出 季张颖2025-08-19 2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