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9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上海开锁业规范现状调研

【内容摘要】开锁业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却普遍存在违规开锁、肆意喊价、无证上岗等不规范现象,这对家门安全、社会管理造成一定影响。目前上海市并无专门的管理措施和办法,通过调研了解开锁行业存在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所在,进而提出有效对策,对于促进开锁业规范化、提升市民安全感、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开锁业  开锁服务  行业规范  锁匠管理

□蒋芳伟  程硕  李梦雪  班晓婷

开锁业通常指技术性开启、修理各种锁具,配置各类锁具钥匙的行业,其具有技术性强的特点,事关市民家门安全,呈现一定特殊性。现实中上海市针对开锁行业并未实行专门化管理,行业存在较大开放度,这也导致违规开锁、肆意喊价、侵害市民权益的行为频频发生。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特别提到,上海这种超大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针一样精细。为此,从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出发,推动开锁程序规范化、市民服务标准化、开锁监管安全化,于上海市而言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开锁业存在问题汇总

(一)缺乏有效规范,管理主体不清

不同于江苏等省通过立法将开锁业纳入专门管理,上海市对此并无专门管理规范,可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主要为公安部于2007年下发的《关于规范开锁经营单位经营行为加强开锁行业管理的通知》和2010年公安部、人社部和原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开锁行业管理严厉打击利用开锁技术违法犯罪的通知》。但前述两项《通知》侧重于治安管理,具有法律效力层级较低、运动式管理明显这两个特点,随着公安部门任务加重,现今开锁治安管理也已被淡化。因缺乏有效立法规范,无法确定负责开锁业的管理主体,其他部门对于与开锁业规范化有关的开锁程序、锁匠管理、价格制定等也并无相应管理权限,存在管理主体不清的问题。

(二)违规开锁频发,开锁肆意喊价

正规的开锁程序应当包含身份核验、锁匠启锁、登记开票、售后服务等环节,但目前在上海市呼叫开锁上门服务时,存在诸多违规开锁的情况,只要消费者肯付钱,经过简单沟通,锁匠通常就会直接开启门锁,却将重要的身份核验、登记开票等过程忽略,这将造成严重安全漏洞。目前市场上对开锁服务并未制定相应指导价,均由锁匠自行开价收费,同样一把普通B级锁的收费幅度在50-150元之间。呼叫开锁服务通常具有紧急性,部分锁匠会借此加价或故意拖延,导致市民被迫支付更高的费用。类似的行为还表现在,部分锁匠会欺骗门锁已坏,通过暴力开锁迫使市民更换新锁,由此加重市民负担。

(三)锁匠无证上岗,缺乏行业自治

目前上海市并无配套的锁匠培养、考核和监督机制,个人从事开锁工作不需要特别许可,互联网的普及也让开锁技术变得更加触手可及,入行门槛极为低下,甚至导致开锁犯罪的发生。当前上海市并无相应的开锁行业协会,虽然许多开锁匠自称经过公安备案,但普遍都无证上岗,身份信息难以核验,锁匠职业自律性不足。虽然2017年部分锁匠自发成立上海市锁业专业委员会,致力于行业规范化探索,但其囿于挂靠部门的空位而缺乏独立社团法人身份,并不具备成为行业协会的基础,由此在引领行业自治、规范服务等方面尚有许多先天不足。

二、提升开锁行业规范度路径思考

(一)摸排行业实情,科学立法论证

开锁业既是服务行业,又属于技术性行业,针对当前存在的行业乱象和问题,需要专门的法律规范进行规制和指引,包括管理主体、服务规范、锁匠培养、行业自治和法律责任等方面。但立法活动应当基于现实情况,方能科学立法、对症下药,为此需要有关部门对开锁行业进行彻底的摸排统计,包括人员数量、经营模式、服务行情等情况,充分听取从业人员的意见,了解市民对该行业的反馈,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促进行业规范化服务的角度进行相应的立法草案设计,进而真正落实行业管理。

(二)筹建行业协会,完善锁匠培管体系

行业协会是行业内部的自我管理、监督组织,它能够起到减轻行政部门压力、凝聚行业共识、推动行业规范建立的作用。目前上海市已有部分锁匠自发探索行业自治的模式,这是良好的现象。政府部门应当借助现有基础,推动成立开锁行业协会,授予协会相应的管理权限,负责日常锁匠培养、资质认定、市场服务和纠纷调解等事项,进而推动开锁业的规范化管理。未来行业的规范化将以锁匠培养和管理为核心,在此需要完善协会会员规则、锁匠技术教学、锁匠技能考核、锁匠证照发放、锁匠服务标准、锁匠职业道德教育、锁匠违规惩戒等配套制度,对锁匠实行全方位的管理。

(三)围绕市民服务,构建信息服务平台

开锁服务既需要规范化,也需要安全化,由此应实行全方位管理,现实中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开锁服务过程的监管。在此可以借鉴江西省的管理经验,借助科技手段建立上海市统一开锁业信息服务平台,由行业协会负责平台具体管理,其运营模式将参照美团、滴滴打车等业务,市民通过该平台呼叫开锁服务,平台将根据实际情况派配相应锁匠。锁匠应当将开锁情况如实反馈至该平台,而市民也可通过该平台查询锁匠信息、给予服务评价、支付开锁费用,切实提升服务规范性,进而保障市民的权益。这样的模式对锁匠自身也是一种考验,包括服务态度调整、个人技能提升、业务模式改变等,也需要预留相应的时间供各方适应,从而更好地服务市民。

 

 

内 容 版 权 归 报 社 所 有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