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中国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6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从高级办公楼到路边小摊位

律师如何顺应“地摊时代”新玩法?

□张旭凡

说起律师,人们脑海中浮现出的可能是电视剧《精英律师》中,出入高级写字楼,每天有助理、秘书、司机相伴的场景。但最近,几张律师在路边摆起地摊的图片在网上流传,这和人们印象里的律师形象大相径庭。

地摊时代到来,许多行业都在摆地摊,“收拾收拾准备出摊”成为了很多人口中的一句调侃。对于律师来说,摆地摊的现象真的存在吗?地摊经济又会对律师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多样的“地摊”,另类的宣传

随着“地摊”这个词受到大家的热议,近日网络上也流传着几张律师在看守所、法院门口摆地摊的照片。“代写文书”“提供法律咨询”……一个个穿戴整齐的身影坐在挂着一张“律师”小牌子的摊位面前,此情此景让不少法律界人士颇为感慨。

其实,在竞争激烈的律师行业中,根据发展定位和服务对象不同,“摆地摊”已不是一件新鲜事。

“如果说普通摊位售卖的是各种各样的小商品,那么律师售卖的就是一种法律服务”,上海天尚律师事务所的宋紫薇律师说。

一些到小区门口摆个摊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的律师,就是实实在在地摆“地摊”。

而许多开在小区旁,没有华丽头衔和精巧装修的小型律师事务所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履行着“地摊”给人以便利的任务和职责。同时,对于一些比较成功的律师来说,在电视台、报纸、各类自媒体上发表言论、开展讲座、解答问题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个人摊位”。

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的刘峰律师认为,“地摊”其实是一种很好的主动服务形式。“律师摆地摊,主动给别人讲解,宣传新的法律法规,解答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宣传自己的过程。”

“律师‘摆地摊’其实是一种接地气的说法。年轻律师可以去做法援,去社区、居委会、工会、妇联等地方值班,去养老机构、创业园区做培训,去商会、校友会推广自己,这些都是很接地气的摆‘地摊’”,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战略运营总监张大超这样说。

“五星级酒店”与“便利商店”

律师摆地摊,其实更多的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思维与方式,是在新形势下律师服务态度的一种转变。也有很多人产生疑问,在新的环境下,律师究竟是应该在写字楼里等待客户上门,还是应该走到老百姓中间去“摆地摊”、揽生意?

在“地摊时代”哪些做法律师可以践行?刘峰律师做了几个很形象的比喻。

有一类律师提供的服务就像是五星级酒店,他们的服务对象所要求的不仅仅是简单地提供住宿的便民措施,而是希望并要求律师可以有丰富而充足的经验去整体处理一些疑难杂症,例如一些大型案件的策划、企业财产的保护,甚至给政府做法律顾问等等。如果让这类律师去“地摊”上和老百姓谈并购、外资、管理,还是有些脱节的,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决定了可能不适合摆“地摊”的这种方式。

还有一类律师就像是开在身边的便利商店,随时提供着便民的服务,解决许多家长里短的纠纷与问题。虽然不同的律师有不同的客户群,但大多普通律师的民事业务对象就是普通老百姓,“摆摊”就是一个靠近客户、接近市场的过程,所以律师秉持着一种摆“地摊”的思考方式其实是尤为重要的。

降维打击,适者生存

虽然当下许多人嘴上调侃着要去摆地摊,但其实大多数人内心还是有些抗拒。

“摆地摊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对自身境遇的调侃,对于年轻律师来说,同样冲击着他们的发展思路。”张大超说,“创业就是要去做别人不能做的,或者不愿意做的,而‘地摊’思维往往也就是降维打击的作战方式,客户在哪里,律师就应该去哪里。”

刘峰律师同样认为:“即使是真的去‘摆地摊’,也不能是以一种颓废的心态。对于一些能力很强的律师来说,摆“地摊”的形式虽然降低了自己的维度,但是却通过努力,实现了高维打击低维,实现了‘地摊’成功。”

“‘酒香也怕巷子深’,律师要改变‘等靠要’的‘坐商’思维,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摆‘地摊’这种积极向市场靠拢,以客户为中心的推广理念本身对律师才具有最大的参考意义。”张大超说道。

一个人,只有心态良好,乐观积极地去应对问题,即使是困境也未尝不是另一种机遇。对于律师来说,更应该掌握的是一种“地摊”精神,用心地宣传自己,主动地走进客户和市场,在不断的变化中改变自己,在多样的环境中争取生存。

 

 

内 容 版 权 归 报 社 所 有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