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声音;综合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9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以牺牲精神守卫家国 一名大学校长的抗战坚守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鲍晓琼

本报讯  在龙华烈士纪念馆中,安息着一位特别的英雄。他在70多年前的战争硝烟中坚守并牺牲,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照片,就是由他设法保存并公诸于世。他就是上海沪江大学首任华籍校长刘湛恩。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最终遭日伪特务枪杀。

刘湛恩早年留学美国。1922年,刘湛恩学成归国,先到南京东南大学执教,次年即到上海,受聘为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教育总干事,并兼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职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上海职业指导所所长、大夏大学教授等职。1928年,32岁的刘湛恩接受了沪江大学的邀请,出任校长一职。

1937年8月13日,战火越过了沪江大学的校园。刘湛恩在给校董会的报告(1937年10月)中叙述了若干残酷的片段:在8月14日,“血腥星期六”发生了,在市中心有1000多人被杀。

面对无可避免的侵略战争,刘湛恩挺身而出,在各种场合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在欧美、南洋等地考察和参加国际会议期间,他不遗余力地揭露侵略暴行,呼吁国际友人对中国予以支持。全面抗战爆发后,刘湛恩被推选为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协会理事、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负责人、中国基督教难民救济委员会主席。他广泛开展“在野的外交”,宣传中国的抗战。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照片,即是滞留南京的传教士转交给刘湛恩,由他设法保存并公诸于世。

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离上海。刘湛恩置生死于度外,照常开展他的救亡和难民救济活动。刘湛恩坚持用自己的力量守卫国土,最终不幸在1938年的4月7日,被敌人的子弹洞穿胸膛。翌日,上海的各大报纸都对刘湛恩的殉难经过做了详细报道,沪江大学师生迅疾组成了治丧委员会,在4月9日的公葬仪式上,上海各界人民3000多人执绋送殡。这是对刘湛恩杰出贡献的深切缅怀,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

 

 

内 容 版 权 归 报 社 所 有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