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痰”

上海法治报 2019年01月08日

  “痰”:

免费坐飞机出境游、参加高端海外医疗说明会、免费接受“国际权威医学机构”体检……这是嘉兴市某美容院为会员提供的诱人福利。然而,当他们踏上旅程时,便进入了他人精心设置的海外医疗骗局。截至目前,警方已依法查获涉案人员132名,冻结涉案资金7000多万元,扣押假药3000多箱及一大批涉案物品。事实上,这些药品的成分都很简单,有些其实就是“糖”,每一粒的成本仅有2元多。(1月3日《中国青年报》)

百家讲:

常言说,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当有人告诉你去国外看一些疑难杂症或者体检,却又花不了多少钱时,有可能就是个骗局,一定要仔细向专业机构了解情况后再决定,不要轻易被诱惑。在大手笔为消费者花钱的背后,很可能就会有更大的骗局在暗处伺机等待。尤其是各类诈骗手法呈升级趋势,很多不法团伙采用公司化运作,已经形成了一条严密的产业链,看起来相当正规,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会被骗。

其实,类似“医疗旅游”骗术的手法并不高明,只要消费者多留个心,不要在听说自己“患病”之时就慌了神,冲动消费前先请国内正规医院的大夫帮忙判断一下,并不难识破。由于医疗机构地处境外,消费者一旦在“海外医疗旅游”中出现纠纷,事后维权成本通常较高,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海外医疗旅游”时一定要多注意。当然,相关管理部门除了提醒消费者提升防骗意识外,也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尽快强化对医疗旅游服务的监管,相关行业强化责任自治,多管齐下,规范市场秩序,进而促进其健康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吴学安

“痰”:

1月2日,北京一男子向一老人问路,约2分钟后,男子追上老人,辱骂殴打老人,指责其指错路。事后老人家属张贴告示“通缉”该男子。1月5日早上,老人的儿媳张女士告诉记者,警方已经于昨晚找到该男子,男子是一名送餐员,因为连续问路后害怕误单,才迁怒于老人。(1月5日《北京青年报》)

百家讲:

“我希望见到他,让他向老人道个歉,说一下为什么打老人……”张女士说,她和家人没有过多诉求,“只是想向打人者讨要一个公道,这就行了。”人家可以不追究责任,但相信警方不会和稀泥,送餐员的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节第四十三条(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同时,对外卖平台来说,这样的人送餐实在是一个祸害,不管是从平台自身利益出发还是从社会利益出发,都必须与这个送餐员解约,甚至其他平台也不应雇用他。只有让他付出沉重代价,让其他人也从中得到教训,老百姓才不会祸从天降。如果老百姓连指路都不敢了,那该是多么恐怖的事啊。

——丁慎毅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