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来风

走进鲁迅故居

上海法治报 2019年04月02日

  李国宏

顺绍兴市鲁迅路东行,不几百米路程,便是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跨过高高的门槛,从侧门进去,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过了桂花明堂,便来到了鲁迅卧室(兼书房)。据导游介绍:周家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共有六进,大小房屋80余间。后因家境没落卖给东邻朱文公,但鲁迅的卧室没有大改动,屋里许多摆设,都是当年的旧物。这里陈列着鲁迅当年睡过的铁丝木床和用过的办公桌椅以及茶几。鲁迅在绍兴任教期间,常在这里备课、写作至深夜。

百草园位于鲁迅祖居的后面。走过一条长长的小巷,便豁然眼前:园口是一棵大树,堪称合抱之木,冠过楼脊,虬根外现,大概是先生笔下的皂荚树吧。一个不小的院落,园子中间栽满了碧绿的蔬菜,四周都是高大的树。里面有一块巨石,上书“百草园”几个大字,不少游人手扶巨石拍照留念。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由得想起中学课文中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文章来,这里的一切是如此的熟悉。现在,很多景物依然如初,就连那段充满着无限趣味的泥墙也留存了下来。著名的百草园,其实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绍兴民宅后面的菜园。我想,如果不是鲁迅先生的美文赋予了这个百草园之灵气,之美韵,之童真,谁又能注意它并永远保存它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的童年是多么的天真烂漫、趣味无穷啊!

经过百草园,我们又来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的主人是绍兴城顶顶有名的宿儒——寿镜吾,老先生一生教书育人,不肯应举做官。书屋不大,约有35平方米,正中上方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房柱上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正中是寿镜吾先生授课的八仙桌,上面放着笔墨纸砚和戒尺。屋内可见鲁迅使用过的书桌。书桌为硬木所制,是鲁迅当年用过的原物,依稀可以看到桌面右边有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早,是凡事都做得比别人早的意思。早,也是一份希望,饱含一份勤劳和智慧,这也是鲁迅先生成功的秘诀之一吧。置身于三味书屋,寿镜吾老先生所云“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言犹在耳,而“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铭刻于心。

鲁迅纪念馆在故居东首,淡白色的建筑,中国风味的飞檐。进入了鲁迅纪念馆的序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大型青铜坐像,坐在鲜花丛中的鲁迅先生,表情自然,和蔼可亲,仪态从容。座像后面的墙上写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十四个大字。接着,我们先后参观了南、北两个主展厅,这里展出的大量实物、手稿、照片、图表、模型等展品,展厅里我还看到了鲁迅与闰土、鲁迅与滕野严九郎等仿真人物蜡像,都栩栩如生。展厅中陈列的这些资料,真实形象地再现了鲁迅先生的光辉业绩及其思想发展历程。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