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笔闲话

为公益劳动替代赔偿点赞

上海法治报 2019年04月29日

  据报道,因毒杀野生鸟类,本市崇明区的村民沈某、陈某夫妻除承担刑事责任外,每周还要在当地参加巡护拆鸟网、林业养护和河道保洁等生态养护工作3次,每次3小时,这样的公益服务将延续2年,累计时间达到1800小时。这是上海使用公益劳动补偿受损生态资源恢复的首个案例。

用公益劳动替代赔偿,在国内已不乏先例。但由于相关法律对此尚无明确的规定和指引,因此这样的做法目前仍在探索阶段。

从这起案件来看,司法机关没有止步于对被告人依法定罪,而是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既在刑事部分让被告人感受到刑罚的威严,又在民事部分展现出灵活性。通过公益劳动替代赔偿,实现了社会效果的最大化。

我们也期待,这样的举措能够通过各地的探索,逐步在立法中得到体现。

陈宏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