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年迈的父母将独子告上法庭,控诉自己陆续借款1200万元为儿子购房,且出于信任产证上只写了儿子一个人的名字,而儿子竟未经父母同意准备私自处分房产。不甘心自己多年的劳动成果付诸东流,老两口要求判决儿子返还巨额借款。日前,虹口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案件。
法庭上,不同于常见借贷双方间的扯皮推诿,作为被告的儿子对1200万元的借贷没有过多的解释。儿子的情绪混杂了愤怒与委屈,将多年压抑在内心深处对父母的不满一一倾吐而出:幼年开始父母常年忙于生意,从小对自己疏于陪伴照顾;毕业后便要求自己来到公司帮忙,每月支付3000元工资;就职期间工资不够覆盖生活费,向父母要钱,父母要求自己写借条;第一次结婚父母因不满自己的婚姻,不断怂恿自己离婚;第二次结婚父母担心妻子觊觎房产,持续干涉自己婚姻;父母花1200万元买下的房屋虽登记在自己名下,却一直归他们居住,自己常年居住在外……
庭审现场,儿子显得情绪激动,对父母将其告上法庭要求追回巨额房款的行为表示不能接受,认为这么多年父母对自己诸多干涉,缺乏关怀,如今自己情愿法院低价拍卖房产,也绝不向父母低头。
眼见亲情破碎,法官尝试着向双方沟通调解方案,但对依然处在情绪崩溃边缘的儿子和被儿子陈述震惊到的父母而言,调解显然无法进行,案件进展陷入停滞状态。
不久后,法官尝试与儿子再度沟通调解事宜,不料电话那头的儿子态度却发生了180度大转变:原来父亲前一天心脏病发作,正在医院治疗,语气沉重的儿子在医院陪护。
最终,儿子终于与父母握手言和:房产仍登记在儿子一人名下,但父母在房屋内终生居住,1200万元债务一笔勾销,而儿子不得擅自处分父母的劳动成果。一番敞开心扉后,儿子理解了父母多年辛苦付出,表示会尽全力陪伴父母养老。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