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民警守护“红色宝藏”

——记静安公安分局青年志愿宣讲队
上海法治报 2020年10月26日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在我们正前方的主题浮雕,是以军委四烈士杨殷、彭湃、颜昌颐、邢士贞的人物形象为刻画主体。1924年,由于叛徒的出卖,杨殷、彭湃等人刚来此处准备开会,租借巡捕破门而入。”位于静安区新闸路613弄的中央军委上海旧址陈列馆内,青年民警许慎杰正在向参观游客讲述革命历史,时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血雨腥风而又风云变幻的年代。

目前,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开发了10余门“红色宝藏守护者”系列微党课和战地团课,并组建了一支以分局优秀青年团党员、网红民警教官为班底的公安青年志愿宣讲队。曾参与拍摄《派出所故事》的“网红”曹家渡派出所青年民警周世奇也在其中。他们努力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紧跟上海平安建设的脉搏,做红色文化宣讲的“公安轻骑兵”。

重温历史

激励警界“后浪”

作为上海青年技能大赛公安赛区获奖青年,许慎杰也是一名红色文化志愿讲解员。每次讲解前,他总会先检查下扩音器和党员徽章的佩戴。尽管讲解词早已经烂熟于心,他还是会重温一遍。穿着警服的他将迎来当天接待的一批特殊参观者——静安公安2020年刚入职的新警。

中央军委上海旧址陈列馆内,序厅顶部的上百条光纤灯,汇聚成五角星的形状,让前来观展的新警个个眼中有光。革命传统教育对于这些警界“后浪”们意义深远。

门晓跃是2020级的新警临时团支部书记,这天组织全体新警来参观。这是临时支部的最后一次团活动,之后他们就将分配到基层各派出所工作了。大学期间就当过兵的门晓跃特别有感触:“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能够跟随分局的‘红色宝藏守护者’脚步来此重温革命历史,牢记革命先辈的故事,激发了我们的使命感,一定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下的第三届进博安保攻坚战贡献青春力量!”

“我们成立‘红色宝藏守护者’志愿讲解团队,就是让青年民警从这些平时执勤一直守护的身边红色信仰之地,汲取精神力量,打造‘四个铁一般’的公安青年队伍。同时,也是搭建一个平台,让青年民警多开口、多上舞台,通过与红色场馆联动,可预约‘送教上门’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教育。”静安公安分局团委书记张昕说。

薪火相传接力

网红民警也做守护者

日前,在静安公安分局举行的“秉承初心守静安  践行训词护进博”  “四史”学习教育“党课开讲啦”暨新警入警仪式上,“红色宝藏守护者”们一口气演出了4个节目,从临时团中央旧址到中共二大会址,再到中央特科旧址最后到公安教育基地,“红色宝藏守护者”有的是一席长衫布鞋出场,还有的推着电影“今天我休息”中原型社区民警马天民推的古董自行车出场。其实,这些业余讲解志愿民警在自己本职工作中都与这些红色场馆和历史事件有过强烈的“共鸣”。

特警支队团支书李臻阳平时开展武装巡逻时,一直会途经位于大沽路400号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团中央旧址。当得知分局团委正在招募“红色宝藏守护者”讲解员时,他第一时间报名,并做了功课。他说:“能成为一名红色文化讲解员,我很荣幸能向大家介绍100年前的‘90后团员’为了自由民主不屈不挠抗争的事迹。有时,我们巡逻车的红蓝警灯在团中央临时旧址这三个门头前一闪一闪的,真的觉得很有意义,是中国青年跨越百年,薪火相传的接力吧。”

曾参与拍摄《派出所故事》而被广大观众熟悉的曹家渡派出所青年民警周世奇,不久前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尤玮手中接过《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色文化宣讲志愿者》证书,正式成为一名红色文化志愿讲解员。作为基层一线综合执法民警,周世奇正利用“流量担当”让红色印记活起来、火起来。

据悉,志愿讲解服务团队将利用业余时间,常态化开展志愿讲解工作,并将打磨好的精品课程送教到更多的红色场馆、学校、企事业单位,努力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