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贴“公务用车”遭处罚 律师:车身不能随意乱贴

上海法治报 2020年10月26日

  据《北京晚报》报道,“车内有宝宝”“保持车距”“新手上路”……生活中,人们经常见到一些小汽车的车尾或车身贴有图文车贴。然而,有一些车贴却一不小心就涉嫌违法了。近日,一名车主在车身贴上“公务用车”字样,结果被处罚。

记者调查发现,网售车贴种类繁多,价格低至几元一张,还普遍提供“个性定制”。一些商家故意打擦边球,售卖“公务用车”“应急救援”等车贴。

车贴五花八门

价格低至几元

在网络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车贴”,瞬间就弹出八千多万个类似检索结果。而与“车贴”相关的词语,例如“个性车贴”“金属车贴”“搞笑车贴”“车贴制作”等,相关信息更为丰富。

在一家电商平台的页面上,售卖车贴的店铺多达100页,单张车贴的价格从4元一张到几十元一张不等。车贴的内容和风格,也是五花八门。记者粗略统计发现,网络售卖的车贴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如“实习”“新手上路”“请关远光”等车贴;二是一些协会或者机构组织的车贴,例如车友爱好者的“某某车友协会”“某某越野联盟”等车贴。除了以上两种,还有一些更为另类的车贴,比如网络流行图案、网红语、搞笑或涂鸦车贴等。

通过销量从高到低统计发现,最畅销的是“实习”和“新手上路”类车贴,而诸如熊猫图案、皮卡丘“卡通车贴”等也受到追捧。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以上几类车贴外,诸如“公务用车”“应急救援”“新闻采访”等打“擦边球”的车贴,在网络平台上也并不少见。而另一方面,车贴已经不局限于商家提供的固定款式,还可以依据客户个人的喜好和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什么都可以定制,如果您担心上路的问题,建议您了解一下当地情况再决定。”有商家表示。

采访中,大多数车主表示之所以贴车贴,主要原因就是“好玩”。“觉得好玩呗”“感觉挺酷的”“整个流行语挺好玩”等,都是车主们口中的答案。

不能随意张贴

车主或需担责

北京护宪律师事务所主任卫爱民认为,张贴车贴图案、文字,容易吸引其他驾驶员或者路人的眼光,分散交通参与者的注意力,“不利于道路行驶安全,加大了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而诸如“公务用车”“应急救援”类的车贴,更涉及相关政府部门或机关单位。“虽然车贴的标识内容未必是真实的,但会对公众造成影响,带来误会,同时也给交通管理造成不良影响。”卫爱民解释道,一些打“擦边球”的车贴,甚至涉嫌冒用公务用车或特种车辆,“它可能为一些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掩护。”因此他建议,对于网络上售卖各类车贴的行为,市民不要太追捧,政府职能部门也应当加强规范管理。“相关企业平台要自律,市场监管部门、交管部门等也应在产销买用各环节积极作为,及时管理。”

“总体上,在不影响行车安全、改变车辆属性、损害车辆性能等情况下,私家车贴车贴不属于违法行为,仅作为车主的个人喜好,交管部门也不会有行政处罚。”城市智行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沈立军表示,但如果涉及改变车身验收、更改车辆发动机等大的改装行为,则需要进行相应的备案登记。贴车贴如果有遮挡号牌等行为,则属于违法,相关部门会依法进行处罚。

因此,沈立军建议车主在车检前应去除车贴,以免在车检时造成不必要的争议。对于网售“碰瓷”公务用车、救援车辆等混淆视听或者冒牌使用的,则属于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应视情节严重和造成的后果依法进行处置。他建议,一方面加大对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处罚,从源头上进行规范;另一方面交管部门应加大对此类违法使用情况的处罚力度。

苏州交警曾提醒市民,不能将车贴贴在挡风玻璃及两侧和后车窗上,不允许遮挡号牌。“一般情况下,张贴的车贴不能超过车身面积的三分之一。如果超过,需要到车管部门办理颜色变更登记。否则会被认定为非法改装。”而机动车喷涂、粘贴的标识或者车身广告,影响了安全驾驶的,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处罚,并责令车主恢复原状。  (李松林)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