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乘客下车时测量体温 记者 汪昊 摄

迎宾通道国家会展中心南广场 记者 王湧 摄
□法治报记者 夏天
见习记者 翟梦丽 陈友敏
后天,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即将开幕。如何做好展会疫情防控?如何让参展人员吃得更好、通行更畅,以达到“越办越好”的目标?日前记者从本市各相关部门、进口博览局获悉,本届进博全方位、无死角的保障措施已经就绪,同时还能满足参展人员吃得更丰富、便捷,出行更舒适,以及展馆周边管控面积更小。
“自7月1日恢复办展以来,国家会展中心已经服务了33场展会,总计入场近250万人次,其间展馆运营平稳有序,现场疫情零报告。”在10月30日举行的进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明确,通过数十场大型展会的实战预演,积累了较丰富的现场疫情防控经验。目前,国家会展中心已实施全封闭管理,将根据疫情防控工作总体方案和展馆疫情防控专项方案,全力确保进博会现场人员、物品、场地卫生防疫安全。
食
移动餐车开进展馆
“展馆内设置77家固定餐饮点、3个临时供餐点、19台流动餐车,提供清真、素食、中西餐等多品种餐饮,提供11000多个座位,最大日供餐能力超过16万份。”进博新闻发布会明确,今年进博将让参会人员吃得更好、更丰富、更方便。
而在安全方面,更是丝毫都不松懈。市商务委主任华源表示,将严格落实取餐、用餐安全间隔等餐饮防控要求,在商业广场、展馆部分公共区域、馆间通道等增设公共就餐区,推行展位就餐制度、分批分时就餐制度,加强就餐环境管控;定期开展餐车、设备等的清洁消毒,做好场地环境消杀工作。
市市监管局则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全新打造“第三届进博会市场监管服务保障智能监控平台”。监控平台“主体信息”模块,囊括了近200家展馆内外进博会相关食品企业、419台展馆电梯、3000多家展商的基本监管数据,构造了直观可视的“一图一档一表”。
依托技术、数据分析模型等技术支持,监控平台能够为食品安全和电梯安全提供更及时的预警。展馆内73家餐饮单位加装了“食安卫士”人工智能终端,通过智能终端内置的算法模型可自动识别发生在后厨的无关人员进入、动物进入、卫生不符等多项违规违法行为,平台将第一时间推送预警信息给监管人员进行快速处置。
记者获悉,冷链食品的疫情防控作为进博会监管服务的重点之一,也被纳入了“智慧”监管。此次进博会新设了冷链食品展品总仓,由设立在浦东新区的一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承担总仓的储存、转运功能。参展的冷链食品,将经历五道“严把关”,从入库、查验、仓储、出库到参展环节,强化疫情防控安全管理。
市市场监管局要求总仓严格按照温度要求存放参展进口冷链食品,设立库区的温度预警和记录设备,保持储存期间的温度控制。同时加强进博会展品储存专区的管理,落实场地进出口等关键环节的视频监控措施,避免无关人员接触风险。
冷链食品从入库,就须专库专区存放,组建专门团队,实施“1人、1证、2码”(岗位证和健康码、行程码)健康管理,同时全环节防疫清消;同时督促仓库方配合开展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和环境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以冷链肉类、禽类、水产品等为重点,开展食品安全抽检和新冠肺炎核酸病毒采样、检测工作。
住
酒店不得高于2019年同期最高限价
进博新闻发布会披露,目前上海已发布了全市1151家宾馆酒店、19.2万间客房的接待酒店名单,实施酒店“科技赋能+无忧入住”五重保障,推出“10秒找酒店、30秒入住”等快捷高效服务。
市政府副秘书长、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尚玉英明确:本届进博会期间将继续对酒店、网络预约出租车及部分停车场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其中,酒店实际交易价格不得高于2019年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实施期间的最高限价。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
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表示,在10月29日至11月13日期间,本市除崇明区外,各类客房实施临时价格干预。规范酒店、旅馆、客房价格,杜绝不按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明码标价、收取未标明的费用、价格欺诈等各类价格违法行为的发生。
行 交通管控区域压缩至4平方公里
“本市公安、交通部门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以及方便展客商观展。”尚玉英明确,今年一是主要在国家会展中心周边设置管控区域,由去年的7平方公里压缩至4平方公里,公安部门还将根据展会交通实际情况,及时动态调减管控区域。二是正常公交线路和出租车不受影响、夜间无禁行措施。
上海警方表示,由于国家会展中心围栏内停车位数量有限,大部分车辆需停放在国家会展中心外围停车场,然后步行较长路程后进馆;有些车辆停靠在更远的停车场,还需乘坐接驳巴士至近端停车场,然后再步行进馆。高峰时段在外围停车然后进馆需1个小时。为此,今年进博会期间,在第二届进博会设置车辆“即停即走”临时下客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即停即走”工作力度,不仅能扩容国展中心围栏以内的停车泊位,还创造上下客停车条件,有效解决了去年“即停即走”车辆“只能下客、不能上客”的问题。同时,为远端安检车辆在国展中心红线内的停车上下客创造条件,确保展客商便捷抵离,体验度更好。
另外,警方延续轨交2号线徐泾东站各出入口“应开尽开”的做法,将位于国家会展中心围栏内的2号线徐泾东站出入口“应开尽开”,尤其是把4号、5号口作为人员进场、离场的主要出入口,并相应设计了4条客流引导线路,乘客从出站到进馆一般只需步行250米至550米。
安
构筑层层防疫屏障
如何做好疫情防控,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为此上海警方关口前移,与市卫健委、市大数据中心、进博局研究确定了注册办证人员核酸检测报告、健康码数据审核前置、实时滚动比对的工作机制,确保进博会期间持证通行人员健康状况符合防疫要求,及时调整健康异常人员的通行权限,将疫情风险防在前端。同时解决了因入口现场查验健康码、核酸检测报告而导致人员积压影响进场通行速度的问题。
同时为确保展馆内疫情“零发生”,警方设置了两道过滤线形成防疫屏障。一是在国展中心外围栏、天桥、地道等多处设置第一道测温过滤线,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处置”,守牢第一道安全防线,将体温异常人员拒于场馆之外。二是在场馆各主出入口,研发配置了测温验证一体化设备,形成了第二道测温过滤线,实现验证、测温在同一物理空间实施,达到“不停留、无感知、可追溯”的效果,能让参会人员无感快速通行,提升感受度、满意度,为流调追溯等疫情防控提供保障。
除此之外,每位乘坐公交到达的乘客下车后都要测量体温。国家会展中心(上海)P1停车场总指挥孙鸿德介绍说,如果发现有乘客体温超过37.3℃,会将乘客引导到留观点,并通知医护人员。此外,乘客下车后,身穿隔离服的工作人员会登上车辆进行全面消毒。
地铁徐泾东站3号口、4号口和5号口,共配备了3台轨道交通无感测温屏,5个测温显示仪。“乘客出站后会进行两次测温,第一次当乘客经过无感测温区,如果体温超过37.3℃,系统会检测到并报警,随后有值班人员和民警赶来对乘客进行第二次测温。”上海地铁徐泾东站值班站长梁钦告诉记者。此外,无感测温仪器还能进行人脸识别,判断乘客是否有戴好口罩。
上海道路运输发展中心出租租赁科副科长叶枫介绍,整个场馆共有三个出租车下车点,P6停车场是唯一一个既可以上车,又可下车的停车点。乘客下车后,通过天桥前往国家会展中心前,需要经过测温。此外,每辆出租车每天至少要进行两次消杀工作。早上进入公司后会集中消毒,没有体温和消毒记录,不能进入场馆的停车场。记者在P3私家车预约停车场同样看到,观众在停完车步行至停车场出入口时,也被工作人员要求测温。
在展馆内部,组建了400人的专业消毒队伍,对展厅、公共区域等进行每天早、晚两次的全面清洁消毒。届时,还将做好现场的垃圾分类、储运及处置工作,专门增设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安排专人及时收集、清运和集中消毒。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