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沪明
岁月如白驹过隙,一转眼,我到一中院已经近16年,也和一中人一起分享了一中院三个院庆,并即将见证第四个院庆,深感自己已深深融入一中,同一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深感我加入一中是人生转折中无悔的选择。
讲无悔,是因为一中有大气的底蕴。曾经有不少人问过我同一个问题:“一中人怎么样?”我的回答是坚定的:“一中人大气!”我觉得这种大气是内在并厚重的,对外表现是一中人的谦和和淡定、协作和配合,守正和规矩。我从部队转业到法院一直在政治部工作,天天做着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对一中人的评价是有底气的,正因为一中人不排外,我们不管是军转干部还是社会招录人员才能尽快融入这个集体,在各自的岗位上体现自身的价值;正因为一中人讲协作,职能部门的各项工作才都能有效整合、有序推进,在全市法院打造有一定知名度的工作品牌;正因为一中人讲大局,党组的各项意图和举措才能不折不扣落地落实,有力助推司法体制改革;正因为一中人讲奉献,在日益繁重的办案压力和荣誉进步面前,他们又是显得那么的从容和淡定……我认为这种大气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它来源于建院以来一以贯之法院文化的熏陶,它来源于一批批一中法院人的传承。
讲无悔,是因为一中有卓越的追求。近几年,新招录公务员进院岗前培训,政治部都会安排我和他们有个交流互动,其中必有一项是介绍我院的情况,每每这时,我都会自豪地说:“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是上海城市精神,但同时也是一中院的真实写照!”从建院时确立的“十二字院风”到陈立斌院长提炼的一中人的“六有特质”,再到黄祥青院长倡导的“崇法尚德、追求卓越”的品质,无不契合这16字的上海城市精神。我们生活在改革的年代,我们工作在有目标追求的法院,追求卓越已潜移默化渗透到一中人的内心并逐渐成为一种习惯,试想,有谁能不说这是一中人的幸运呢!
讲无悔,是因为一中有成才的平台。军转择业对每个军转干部来讲意味着第二次投胎。军转干部把自己的青春留给了部队,把芳华献给了国防,带着憧憬和惘然来到地方,都想在新的岗位上传承部队传统,展现自己才华,实现自身价值。一中院正是这样的一片热土,她用不争的事实昭示着:在一中院,只要你有梦想,只要你肯实干,每个岗位都能成才,每个岗位都能发光!个人的成长进步其实折射出一中院“精准施策、因岗施教、因才培养、因能选拔”的大环境。“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年轻人为主体的领军人才脱颖而出,一批年轻的干部(审判长)也渐渐崭露头角,更引以为豪的是一中近年来涌现出以十九大党代表、全国模范法官周欣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人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传递着正能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