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每万人将拥有律师12名

上海律师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纲要发布
上海法治报 2020年12月11日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到2022年,本市律师将达到32000人左右,其中涉外律师人才达到5000名。昨天,记者从市司法局了解到,《上海律师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纲要(2020—2022)》已发布。根据《行动纲要》,2022年上海每万人将拥有律师12名,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

《行动纲要》指出,律师人才队伍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的一支重要力量。到2022年,上海律师人才队伍体制机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相适应的律师人才体系。到时本市律师达到32000人左右,保持在全国前列。每万人拥有律师达到12名,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形成梯次衔接、素质优良的律师人才队伍。本市律师业务创收和人均创收继续保持和巩固全国领先地位,具有明显业务专长的专业化律师比重大幅提高,尤其是在并购重组、资本市场、金融、航运、国际贸易、跨境投资、知识产权、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等专业领域。

到2022年,本市涉外律师人才达到5000名左右,其中至少具有200名全国范围内具有领军作用的律师人才,具体分布在刑事辩护,金融、证券、财税和公司业务,境外投融资、反倾销、反垄断等涉外业务,知识产权、高新技术、环境资源、建筑工程等领域。同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树立上海律师服务品牌。

与此同时,本市还将加大海内外优秀人才引进集聚力度。引导律师事务所通过改革分配制度,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起包括业务指导、专业分工、质量考评、分级管理、奖惩、合伙人晋升在内的一整套机制,实现律师人才引进合理化、管理规范化、培养制度化、使用效能化。协调本市相关部门将法律服务纳入人才直接落户重点产业支持范围,加大对本市符合条件的重点律师事务所律师人才落户的支持力度。进一步简化海外人才居留证件、人才签证和外国专家证办理程序。对于符合条件的高层次外籍法律服务人才,协助办理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B证),享受相关购房、就医、子女入学等待遇。进一步打破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鼓励和支持在企事业单位、仲裁机构、国际组织中从事法律事务的高层次人才加入本市律师人才队伍。

《行动纲要》还表示要引进特定领域法律服务人才,降低外国律师担任本市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门槛。适当降低外国律师需具有3年以上执业经历的资质要求,鼓励本市律师事务所以聘用协议的方式聘请外国国籍且具备外国律师执业资格的自然人担任外国法律顾问。

《行动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本市律师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律师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能力,提升律师参与法治建设能力。

《行动纲要》还要求严格落实规范律师与司法人员接触交往行为的制度,确保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完善投诉处理和惩戒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执业行为。进一步完善诚信制度,健全律师行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切实加强律师诚信建设。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