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待腊尽,又是好春时候

上海法治报 2022年01月19日

资料照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大寒,太阳黄经300度。冬至一阳初生后,阳气逐渐强大,由下而上,经小寒至大寒,才彻底将寒气逐出地面。大寒因此是阴寒密布地面,悲风鸣树、寒野苍茫,寒气砭骨。大寒后十五日,阳气就会出地而驱逐阴寒了,便是立春。

大寒三候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鸡始乳,意为大寒节气鸡提前感知到春天的阳气,开始孵小鸡。

征鸟厉疾,征鸟指鹰隼之类的飞鸟,厉疾是厉猛、捷速之意。征鸟盘旋于空中猎食,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

水泽腹坚,是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中央,厚而实。而寒至极处,物极必反,坚冰深处春水生。

寒气逆极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云:“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也是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农谚说,“大寒三白定丰年”。“三白”,是指三场雪,“三”为虚指。意为大寒降雪得丰年之意。另外,与其它节气不同,大寒中有很多重要的节日,如腊八、小年等。

花信风

花信风,也叫二十四番花信风,是应花期而来,所以称为花信。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有:“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根据农历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

花信自小寒开始,为梅花、山茶、水仙,大寒时一候为瑞香、二候为兰花、三候为山矾。山矾也作留春树、山桂花、玉蕊花,  《本草纲目》载:“山矾生江、淮、湖、蜀山野中,树高大者高丈许。叶似栀子,光泽坚强,略有齿,凌冬不凋。三月开花,繁白如雪,六出黄蕊,甚芬香。”

黄庭坚《山矾花二首》序云:“江湖南野中,有一小白花,木高数尺,春开极香,野人号为郑花。王荆公尝欲求此花栽,欲作诗而漏其名,予请名山矾。野人采郑花以染黄,不借矾而成色,故名山矾。”其诗为:“高节亭边竹已空,山矾独自倚春风。二三名士开颜笑,把断花光水不通。”

雪意殊浓

蔡卞《雪意帖》,横29.3cm,纵34.1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蔡卞(1048-1117年),字元度,蔡京之弟。

全文为:卞拜覆,雪意殊浓,甿亩大洽,殊为可庆,蒙赐答,诲尤以感慰,适行首司呈贺雪笏记,似未稳,试为更定,如可用即乞令写上也,不备,卞拜覆,四兄相公坐前。

蔡卞书法圆健遒美。  《宣和书谱》称其:“自少喜学书,初为颜行,笔势飘逸,圭角稍露,自成一家,亦长于大字。晚年高位,不倦书写,稍亲厚者,必自书简牍。”(综合整理自三联节气、百度百科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