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锡高
假如因为偶然机缘推翻了原有的对人、对事物的固有认知,即老观念,那就叫颠覆。有一年夏天,我应中铁上海工程局邀请,为他们通讯员讲新闻写作课。那些通讯员来自全国各地,尤其北方的居多。去之前,自我想象,从铁路建设工地赶来的工人师傅们,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汗流浃背,我要尽量把课讲得通俗一点、浅显一点。
可当我走上讲台,出乎意料地发现,根本不是我想的那么回事。底下坐着的是一群光鲜亮丽的年轻人。一打听,他们都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有学新闻的,有学中文的,有学管理的,有学经济的,在工程局遍布各地分公司的机关里、工地上负责党群、行政工作,兼职新闻宣传。记得那天我的开场白临时改为: “我以为搞铁路工程的一定是肤色黝黑、虎背熊腰、五大三粗,哪里想到个个都是帅哥靓妹,还有小鲜肉、小萝莉……完全颠覆了我陈旧的印象。”于是底下笑成一片,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起来了。
这就是对原有认知、老观念的一种颠覆。生活中,这样的颠覆是俯拾皆是,信手拈来的。比如前段时间,看CCTV5直播东亚杯女足赛,中国对垒韩国。上半场韩国一比零领先,下半场水庆霞换上主力,主动变阵,马上有了起色。果然,很快通过角球,由汪琳琳伸腿扫进一球,扳平比分。镜头给到汪琳琳一个大特写,呀,原来是那么年轻的美少女,哪是想象中踢球的一定是愣头青、假小子啊!
球赛结束后,跟上海女足圈里的一个老朋友电话聊天得知,汪琳琳是阿拉上海00后小囡。原来,风里雨里,摸爬滚打,叱咤风云的女足姑娘,也可以美女如云。守门员赵丽娜,看外表比模特还模特,但站在球门前俨然一头猎豹,身手敏捷,鱼跃扑救,高接低挡。而业余时间,玩乐队,走红毯,上过好几次时尚杂志的封面,光彩照人。
还有那个沈梦雨,也是阿拉00后,目前效力于苏格兰凯尔特人女足,她的传球,如行云流水,一记直塞就穿透了对方的防线;她的射门,如炮弹出膛,摧枯拉朽,轰隆隆直奔网窝。但她在国青队时,因为涂口红做美甲却遭无情开除。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一个小姑娘,正是爱美的年龄,打扮得漂亮一点何罪之有?以为涂口红做美甲就会影响在球场上拼搏形象的老套观点,是时候颠覆颠覆了!
汪琳琳也好,赵丽娜也好,沈梦雨也好,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要驰骋在绿茵场上,关键是还踢出了名气,踢出了名堂。支撑她们坚持下来的什么?一是爱好,二是信念。爱好就是喜欢足球运动,喜欢在球场上青春、阳光、开朗、坚毅、自信、永不服输的样子;信念就是坚守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理想,坚强的铿锵玫瑰精神,坚定的中国足球一定要走向世界的意志。这就是颠覆我们老观念的“基石”和“杠杆”,而且这不仅适用于女足姑娘,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来说,概莫如是。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