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媛
2022年年末,我从市区回到了金山,准备度过一个躺平的元旦假期,想着躲过疫情高峰期。假期前一天,磨磨蹭蹭吃过午饭后,我准备回房间休息,正在阳台晒太阳的奶奶突然起身说:“我觉得好冷。”午后阳光正好,奶奶穿得也很厚实,怎么会冷?坏了!我想。
“不会是阳了吧?我都没出过门。”奶奶惴惴不安地说。我着急忙慌地从书房里拿出抗原测试剂,戴上口罩,“喏,先测一下。”一测,阳了。
“我都没出门,怎么会阳呢?”奶奶疑惑地看着我,抗原测试剂上两条红杠杠的结果已是板上钉钉。“打了三针疫苗,放心,没什么大问题。”我安慰奶奶,也安慰自己。
我戴上N95口罩,端着姜汤走进房间,奶奶蜷缩在被子里,看见我走过来,伸手要去拿床边的口罩想给自己戴上。“没事的。”看着奶奶虚弱的样子,我怕她戴上口罩后呼吸困难,于是安慰她。
“能不传染给你最好了,我还是戴上吧。”喝完姜汤后,奶奶执意要戴上口罩。之后奶奶便经历了39摄氏度高烧、头痛欲裂、浑身疼痛,整个人烧得晕乎乎的。好在老人家没什么基础疾病,经常锻炼身体,身子骨硬朗。
到了晚上,老人服药睡去,我则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刷着各种社交软件,“老人高烧不退”“肺部感染”等词映入眼帘。我打开电商平台,翻找血氧仪,下单,带着颗悬着的心睡了过去。
一周过去,奶奶的核酸报告显示为阴性,她的胃口和精神状态也好转了。奶奶躺在阳台的躺椅上,戴着眼镜,在各种微信聊天群里问候着正在阳和未阳过的亲戚朋友们,声音嘹亮……
从疫情之初,我们就知道新冠对于老年人有更大的威胁,特别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老年人作为疫情中的脆弱群体,需要我们更多的关心:向老人普及新冠相关信息,消除老人的恐惧,关注老年人,把老年人保护好。
对于我来说,则希望自己可以加强运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护好自己,才能守护好身边的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