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2021年11月29日,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国家队,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搬迁入驻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青浦片区,时至今日,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核建,走近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核建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宝智,一起听听我国核电建设者迈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故事。
从异国他乡起步
立下强核报国之志
时间回到1991年,大学刚毕业的陈宝智,入职中国核建旗下成员单位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不久后便主动投身国家战略需要,不远万里奔赴巴基斯坦,参与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出口商用核电站——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的工程建设,担任一线施工队技术员。
回国后,陈宝智来到我国核电建设的摇篮秦山核电,参与秦山三期核电建设。
“我有幸见证并参与了我国核工业创建、发展、壮大的全过程。从‘国之光荣’秦山核电站建成,实现大陆核电零的突破;到大亚湾核电站、田湾核电站、福清核电站等世界核电主流堆型核电站建设;再到我国自主设计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作为‘国家名片’闪耀全球……一路走来,我倍感荣幸。”一步一个脚印,陈宝智在中国核建系统内一干就是30余年。
2021年,陈宝智担任中国核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此时的中国核建,也已经在核电领域深耕30余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保持核电建造领域的绝对领先优势,让这支“国家队”保持并提升世界一流水准,是陈宝智不得不思考的课题。深思熟虑后,他带领党委打出了一套守正创新的“组合拳”:安全织网行动、统筹核电市场布局、推行精细化管理、实施科技强企战略推动数字化转型……为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新胜势。
战略转移由京入沪
融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2015年,原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与上海市政府、青浦区政府分别签订相关协议,明确打造上海中核科创园项目,对产业导入和培育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前瞻性安排。2018年,国家作出“两核”重组重大部署,重组后的新中核集团与上海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将进一步在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加快总部经济建设、打造能源科研和产业高地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据此,2021年11月29日,中国核建总部从北京整体搬迁至上海,迈上新征程,扬帆再出发。
作为一家从北京战略转移入驻上海的总部企业,陈宝智创新性提出了“融入、融合、融创”上海的发展理念,推动企业从思想上、情感上、行动上积极主动融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去年上海疫情大保卫战期间,中国核建守青浦、援闵行、战黄浦,20人组成的突击队自带装备支援疫情最核心区34天,做到战无惧、归无恙。三百勇士72小时紧急援建上海方舱医院金山项目建设。承建的临港重燃项目还是上海市国家战略需求施工工程类第一个正式复工复产的项目……
打造核建人才新高地
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上海代表团最年轻的90后代表师延财火遍全国。大家都知道他从一名放羊娃成长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的逆袭故事,却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中国核建的一名“全国技术能手”。而在中国核建,像师延财一样的“大国工匠”还有很多……
“我们在做好重点项目、核电工程的同时,要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产业工人、高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陈宝智告诉记者,紧抓人才这一根线,中国核建专门建立了覆盖管理、技术、技能三支人才队伍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三位一体的“1+1+1”青年人才能力提升路径。既为青年英才提供了干事创业的舞台,又为青年才俊搭建了成长成才的平台。
“党的二十大赋予了我们的新使命新任务,全国两会的召开为我们下一步的改革发展指引了方向,我们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对于中国核建的未来发展之路,陈宝智充满信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