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成立“红色法治宣讲团”和“网络安全法治观察团”

上海法治报 2023年04月14日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明天是我国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日前,长宁区司法局联合区法宣办、区委网信办、团区委、区青律联共同举办2023年长宁区“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座谈活动,并宣布“红色法治宣讲团”“网络安全法治观察团”正式成立。

为进一步挖掘愚园路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深厚底蕴,赓续红色历史文脉,会议现场由区法宣办联合江苏路社区、华阳路社区、愚园路第一小学等共同组建长宁区红色法治宣讲团,为今后持续弘扬红色历史文化擦亮法治底色。今年70岁的霍白是愚园路岐山村土生土长的原住民,也是愚园路红色印迹宣讲团的团长。在他带队开展“行走党课”时,经常有来愚园路探店打卡的年轻人不知不觉地加入“行走”团队,倾听霍白讲述愚园路上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与建筑的历史。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长宁区委网信办一直以来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新时代网信事业发展新形势、新特征,始终把网络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区委网信办聚焦增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普及,联合区青律联的优秀律师代表们组建长宁区网络安全法治观察团,依托法治专业力量助力提升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法治意识和素养,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本次主题座谈活动特别邀请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上海分中心运行部主任戴沁芸带来网络安全意识的专题讲座。围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三项基本法律,戴沁芸在法律理论和案例实务层面教授大家如何去应对网络安全带来的各种风险,提升网络安全意识,有效保护个人信息。

来自区青律联和区青联的三位律师代表围绕活动主题做了分享交流,上海建领城所律所的王凌俊律师表示个人信息权利是公民在现代信息社会享有的重要权利,明确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对于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使公民免受非法侵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现实意义;北京金杜律所的张逸瑞谈到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对促进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上海上正恒泰律所的杨如意律师提出加强中小微企业对数字安全的重视程度,通过增加安全专业培训,结合数据安全法等政策,提升中小微企业对数字安全的防范意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