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今年以来,上海文旅市场回暖明显,复苏强劲。昨天,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做客“2023民生访谈”时透露,春节假日七天,上海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6.40亿元,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上海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2月、3月连续走高,基本与2019年同期持平;浦江游览、苏州河游船一季度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一季度累计接待游客约630万人次,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增长达82.4%。
疫后的文旅市场有哪些新的变化?面对快速恢复的文旅需求,文旅部门又有哪些应对之策、创新之举?方世忠表示,今年,文旅业全面复苏重振将是确定性事件,文旅正成为上海都市新消费的“核爆点”。“在市场繁荣的背后,既要有抢抓时间窗口的‘热行动’,更要有把握市场变化的‘冷思考’。”
访谈中,方世忠介绍,当下,国际性的文化节展赛会正全面回归。方世忠谈到,“疫后的文旅业,不可能再简单回到过去发展的老观念、老路径、老办法。我们要充分把握好新发展格局、Z世代新人群、都市型新融合、数字化新技术,坚持从上海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上海文旅与美同行,让文旅更好地成为上海都市新消费的‘核爆点’。”
聚焦“社会大美育”目标,上海也将大力推动全城美育、全民美育、全过程美育、全年龄段美育。“2022年,市文化旅游局超额完成‘打造50个市民艺术夜校服务点’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惠及近1.5万市民。”方世忠介绍,2023年,将进一步升级,组织100家专业文化艺术机构打开“围墙”,举办5000场公共艺术教育活动,让市民与大师名家面对面交流、与精品佳作近距离对话。
在塑造城市生活“绽放秀带”方面,方世忠表示,今年,将结合上海城市更新,向城市建筑、街区、滨江、滨海、郊野等空间融入文旅功能,打造一批升级版老百姓家门口“小而美”的演艺新空间、人文新景观、休闲好去处,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
近年来,上海实现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注重发挥沿江沿河旅游资源等级高、历史文化底蕴深、沿河区域特色强的优势,推动“浦江游览”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加快苏州河游览重塑提升。方世忠表示,根据近期听取的群众意见,今年将重点聚焦苏州河游览运力提升、线路拓展、标识导引等三个方面问题,新开通中山公园、西康路2个码头,推动游览船运力翻倍,增设新线路新产品,加快道路导引系统、导览导引、两岸步道统一标牌、咨询购票等配套功能建设。
在访谈中,方世忠还正式发布了《上海文旅元宇宙行动指引》,宣布启动实施数字文旅新基建、技术工具新突破、沉浸互动新内容、文旅元宇宙新场景、数字艺术品新赛道等五大专项行动,到2025年力争上海文旅元宇宙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建成2-3个新内容创制产业集聚发展区,形成30个以上的创新示范应用。
此外,方世忠还透露,在未来一到两年内,一批重点旅游投资项目将有望从“施工图”变为“实景画”。其中,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建的第八个主题区“疯狂动物城”有望在年内建成并向游客开放;上海乐高乐园也正在有序建设,计划2024年建成开放;“浦江之心”跨江缆车有望正式启动建设,将徐汇滨江与世博滨江连接,实现黄浦江两岸世界级滨水空间的贯通;上海博物馆东馆也将于年内建成开放。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