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法院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近日,该院妥善化解一起长达二十年的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
四十多年前,郭某在单位工作时意外被机器轧伤右手,导致右手中指缺失、无名指二三节缺失,后经鉴定为八级伤残。几年后原工作单位因破产倒闭,在企业善后过程中,郭某因工伤保险待遇认定和赔偿问题产生争议,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从2003年开始多次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但因认定时限和档案材料缺乏等原因,郭某诉求未得到法院支持。
桥西法院留营人民法庭庭长骆新颖受理此案后,经过认真翻阅案卷材料,细心梳理案情脉络,发现郭某此案属于重复起诉情况,依法应当予以驳回,但是郭某伤残后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工伤待遇问题是多年压在郭某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面对“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产生冲突的情况,骆新颖没有简单地“就案办案”,而是积极思考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方法,努力从案外寻求化解方式。
最终,通过与用人单位及有关部门积极沟通案情、释法明理,协调解决问题的方案,为郭某申请到了一笔困难帮扶款项,郭某与用人单位也达成了息诉和解协议。困扰了郭某二十年的难题得到妥善解决,充分彰显了司法的温暖。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