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不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理由

上海法治报 2023年06月02日

夏天

近日,上海内环高架上“奥迪把工程车撞出护栏”事件登上热搜。在网上和我身边,有不少观点认为,工程车欺人太甚在先,奥迪车主路怒“事出有因”、引人唏嘘。对此,我表示非常反对。

看过此事视频的都知道,若非两车撞击点边上正好有根电线杆,且这杆子的质量还很好,那么工程车恐怕真就掉下去了——要知道,高架下正好就是一处人行横道线,往来行人、车辆众多,假如工程车砸到这些无辜的路人和车辆,那很有可能变成一起影响力巨大的人员伤亡惨案。

那么,这样一起险些酿成惨案事件的“事出有因”,又是什么呢?没错,我看了事发前的视频,是工程车对车道合并交替通行规则的漠视,是其野蛮别车肇事后的逃逸。但我想说,如果奥迪车主只是简单超车拦截逼停对方,哪怕引发一定程度上可控的碰擦,那么在交警面前,或许还能用“事出有因”来解释(虽然这样做同样有风险,仍不推荐)。

可当这辆奥迪车加大马力把工程车撞出护栏的那一刻起,即便其动机仍有待司法机关调查确认,但所有的“漠视规则”“野蛮别车”“肇事逃逸”都不再能成为原因了。因为再大的委屈,都不应让无辜的群众来为之付出惨重代价。

同样,此前网上还有不少车主分享自己被野蛮别车或插队时,有意无意地选择“美式截停”方法将对方顶个180度“漂移”,观众们纷纷大呼“过瘾”“解气”“还是他全责”,甚至还在评论区里分享“美式截停”的撞击点与驾驶技巧。此举与本案异曲同工,也是只顾自己宣泄愤怒,却无视公共安全,对相邻车道无辜的路过车辆造成了威胁,也希望视频平台能加强对这类作品的监管。

那么,真正能让奥迪车主“出气”且守法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呢?这并不难办,上海交警已开通了较为便捷的提交行车记录仪证据举报违法行为的途径。单就工程车野蛮别车肇事逃逸这段证据,就足以让他受到严惩。而在平日驾车中,无论对于遇到侵害自身路权的还是单纯“看不惯他违法”的司机,我们都可以向交警举报。有人说干这事“损人不利己”,但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损违法行为人而利公众”之事,而公众也包括了自己。这不仅有望让违法者受到惩罚、约束其今后的驾驶行为,与亲自下场跟对方开斗气车相比,也对公共安全大有裨益。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