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安
有一些隐匿在境外的诈骗团伙,他们利用国内一些人想赚快钱的心理,诱导他们为其诈骗活动提供“话务引流”业务。近日,上海警方就一举捣毁一个特大“话务引流”犯罪产业链,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506名。(6月11日央视财经)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网络违法犯罪手段也不断翻新,滋生出多种“非法引流”形态的网络黑灰产业。眼下,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公共空间广撒网,将公域流量导入私域后,再根据用户的特征,通过加好友、拉群等操作,将其分流到不同的黑灰产领域,通过赌博、色情或者实施诈骗的方式变现。
目前,黑灰产利用平台非法引流的形式有三种,包括通过私信弹幕引流、在个人资料主页中通过“个性签名”等方式展示非法网站信息等,以及通过直播内容引流。如通过篡改网页植入暗链、在直播和短视频平台拉客、组建粉丝群发红包等方式,引导或制造流量,为赌博、色情及诈骗团伙猎寻“客源”;又如,直播时主播通过口播、内容场景、公屏公告等方式,引导用户加入第三方粉丝群聊、交流群等,再通过群聊推送涉黄、涉赌、涉诈等内容。
在“非法引流”这条黑灰产业链中,既有下游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黑流量”买家,也有上游提供作案设备、支付服务的商家。在非法推广引流这条黑灰产中,整个链条中用于推广引流的账号是核心,如何成功注册账号很关键,有的通过购买“黑卡”注册,有的通过接码平台,甚至还有租赁其他网民账号的。不法分子通常会通过虚假“清粉工具”等形式,骗取用户授权微信登录,从后台获取加密的数据包。
毋庸置疑,打击“非法引流”犯罪活动,源头端的打击非常关键。一方面,在对非法买卖“两卡”打击力度的同时,也在针对不法分子开办第三方授权登录平台,利用非法获取的微信“白号”资源注册网络账号的行为进行查处;另一方面,强化网络强安全管理、堵塞管理漏洞,各网络平台也需要落实主体责任。对于频繁更换头像、批量群发群聊、登录地异常等用户情况应加强封控,进一步优化自身安全防范策略,提升对抗黑灰产业的能力和水平,要着眼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整治,着力铲除“非法引流”的土壤。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