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女儿共同的小学

上海法治报 2023年07月14日

夏天

我站在五角场小学老教学楼内一处被无数鞋底磨出光亮的石质地面上,思绪穿越回大约30年前。我几乎能断定这就是我读小学时走了5年的地面,也是这栋里外皆被粉饰一新的教学楼中,少有的几处“历史”遗存。

旁边的会议室里,9月就将幼升小的女儿正在新生报到。她还看到了9月1日就能穿来亮相的漂亮校服,迥异于她父亲曾穿过的,有点像经典奥特曼皮肤式样的黄绿撞色夹克。

我的小学,也是我女儿的小学,校区并没有太大变化。对我而言,这里最大的“变化”就是第一次发现她挺小的,连女儿都说校区有点小,与她那年轻许多的幼儿园相比都毫无优势。

确实,一栋L型的3层老教学楼,加上一座平房,半包围着一片小足球场的长与宽,就是她的全部。可在我的记忆里,她明明很大,映入眼中的许多角落,仿佛泛起我从一到五年级时的无数虚影,重映着那些30年来不曾温顾的记忆。

还有就是当年我们进出的邯郸路老校门已不再使用。学校在东侧的国宾路上开了新校门。进门的左手边就是足球场。我们这群孩子当年踢歪的射门就是往这方向飞来的,轰击在早已被拆除的墙面上。

严格来说,老校门是位于邯郸路某小区的深处。我特意绕过去看了一眼,发现这悬挂着横幅标语的小区刚完成旧改搬迁工作,人去楼空,更显出这批老公房的破败。而在我的记忆里,这条通往邯郸路的里弄却是无比热闹,放学的孩子们与前来迎接的家长们熙熙攘攘从这条路上走过……小路两旁是卖油墩子等小吃、恐龙战队等玩偶的小地摊,有的一楼居民也开窗做起小卖部生意,我记得自己第一把能射BB弹的气枪就是在这购买的,现在的孩子已经买不到了。

那时的邯郸路也还没被中环线分隔,我们直接过马路就是公交车站。而今大五角场地区的公交站已被集成到合生汇门前,从其他四角过来的乘客需要穿越五角场巨蛋的地下广场前往。而在我读小学时,“巨蛋广场”还是建在地面的大圆盘,里面是一片树林,外侧是几座低矮的老碉堡,黑洞洞的射击孔对着路口。

可我转念一想,未来五年,家里老人接孩子放学后,前往公交站的必经之路上先后会有第一食品、万达广场及合生汇的地下入口(进去就是美食一条街)等待他们。这些无疑将成为女儿的童年记忆,远比她父亲的繁华、精致。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