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品牌服装一上市,消费者总能在网购平台找到仿制且价格更低廉的“同款”,几乎已成为服装行业的乱象。本期“权威曝光”通过一起关于高仿服装的案例,揭示了当前服装行业的一些问题。
很多服装企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最新款服装一经发布,各种仿版“同款”就立马出现在各电商平台,除了价格更低,服装的外观与产品款号都和正品相同。通过款号搜索到特定款式的服装产品,购买相对廉价的“同款”,已成为一些消费者的网购习惯。
时尚创新是服装行业的发展内核,如果著作权保护的难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任由仿冒行为大行其道,会对生产企业的利益造成极大的损害。毕竟绝大多数服装不是美术作品,无法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而且侵权赔偿金普遍不高,无法真正地遏制类似“高仿”行为的蔓延。
有专家表示,由于服装的实用功能特性和平衡社会利益的考虑,《著作权法》《专利法》等均不能给予企业良好的维权手段,但《反不正当竞争法》可起到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
作为服装生产、消费大国,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原创品牌,而不是通过“高仿”来剽窃他人的成果,以换取短期的利益。因此,对于“高仿”这种行走在法律底线边缘的行为,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规制,才能创建一个更好的营商环境,推动国内经济良性发展。 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