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一线直击暴雨中的执行 为提高司法拘留健康检查效率,法院与医院建立合作

高效!司法拘留也有个“绿色通道”

上海法治报 2023年08月30日

执行法官向被执行人宣读司法拘留决定

法官带将被司法拘留的被执行人到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体检

执行法官上门催促被执行人还款本版摄影 记者 王湧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出发!”昨天一早,磅礴大雨中,集结列队的10余辆司法警车从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大院鱼贯而出,20余名执行局、法警大队干警奔赴各处执行现场。

“我不在青浦,来不了。”记者跟随执行局干警唐雪萍来到其中一处执行现场——辖区一家培训机构时,被执行人肖肖(化名)躲避不见,甚至态度强硬地挂断电话……面对这样拒不配合的“老赖”,法官们打击“拒执”毫不手软。记者了解到,此次执行攻坚行动共对16名被执行人采取拘留措施,执行到位金额400余万元。

当天,青浦法院还分别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签署《关于建立司法拘留健康检查“绿色通道”合作备忘录》,与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签署《进一步依法加强和规范协助执行工作备忘录》,共同构建执行联动大格局,打通司法公正“最后一公里”。

欠前公婆数十万拒不履行

培训机构负责人成“老赖”

“我不在青浦。我在外面。”“你们找到我有意思吗?”“我今天肯定到不了的。”“好,你找吧找吧。”面对执行法官的电话告知,被执行人随后态度强硬地挂断了电话……

挂断电话的是一起案件的被执行人肖肖,也是青浦某培训机构的法定代表人。

2018年1月至6月期间,肖肖因开设培训机构缺少资金,公公甄老先生  (化名)先后通过银行卡给肖肖转账146万元。后肖肖丈夫小甄出具了一份借条,载明“本人与肖肖借父亲人民币146万元”。

2020年8月,肖肖与丈夫小甄离婚。此后,甄老先生夫妇因年老体弱,身患疾病,需要小甄及肖肖归还上述借款。但双方因该款项是否为赠予产生分歧,于是甄老先生诉至法院。最终,法院经审理认定该笔款项为临时性资金出借,判决肖肖及小甄归还借款146万元及相应利息。

然而,判决生效后,肖肖并没有履行相应义务。于是,甄老先生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我们曾经组织过一次执行和解,申请人与被执行人也达成了还款协议,但没想到第一次归还10万元后,被执行人就再也不履行了。”执行法官助理唐雪萍告诉记者,为了逃避执行,肖肖玩起了“消失”,一直拒接电话,也拒绝履行。

执行当天,记者跟随执行法官来到肖肖担任法定代表人的青浦某培训机构,发现该机构在正常运营。通过现场工作人员手机才最终联系上了肖肖。然而,电话里,肖肖态度依然不配合,于是有了上述对话及场景。

“如果被执行人仍拒不配合,我们将采取司法强制措施。”唐雪萍说。

烧烤摊主拖欠水果摊主4万元

拘留途中还企图逃脱

法官们坦言,执行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老赖”,有的与申请人“斗气”,故意不履行义务;有的想把手头的钱留作其他用途,就同申请人和法院“挤牙膏”……

“严法官,陈某欠我的水果货款4万多元到现在也不给我,但我发现他每天晚上都在摆摊卖烧烤,肯定有收入的,你帮帮我!”在潘某给执行法官的来电中,语气非常焦急。

原来,潘某与陈某因买卖合同产生纠纷,青浦法院审理判决陈某应支付潘某货款4万余元,判决生效后,陈某始终未支付上述款项。潘某申请执行后,法官并未查询到陈某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潘某这个电话提供了可执行线索。在获知陈某烧烤摊经营地点后,由于陈某晚上才出摊,执行法官、法警在下班后来到了执行现场。

到达烧烤摊后,陈某果然在经营,且烧烤摊一直有收入进账。但是,在执行法官明确告知其义务后,陈某态度恶劣。“陈某拒不履行判决的义务,性质十分恶劣,我们随即对其作出司法拘留的处罚决定。”法官告诉记者。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送拘健康检查的过程中,陈某不仅不配合还企图逃脱,控制过程中还导致法警手部受伤。直到当晚10点多,法官才完成对陈某的送拘留,而陈某也被依法拘留十五天。

在被拘留的第5天,陈某通过拘留所管教联系执行法官,表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给潘某支付货款,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

优先解决烦“薪”事

记者了解到,其实,当天执行活动前,青浦法院已经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2023青夏雷霆”执行攻坚专项行动,其中有不少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涉民生案件。

“我们只想拿回我们自己的血汗钱。”沪上一家科技公司50名员工与公司的劳动仲裁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时,引起了青浦法院执行局民生组团队长倪法官的注意。

“这批案件申请标的达100多万元,在劳动仲裁时已达成调解,为何最终没有支付?”老倪拨通了该科技公司法人的电话,原来因为该公司存在其他诉讼,账户已经被青浦法院另案在先冻结了。

倪法官把该案提请专业法官会议讨论,根据民生案件“三优先”原则,执行长一致同意从另案冻结款项中优先划扣用于发放员工薪资。

“非常感谢青浦法院的执行法官,帮我们拿回血汗钱。”“还担心薪资要打水漂了,没想到这么快就顺利拿到了。”集中发放当日现场,员工们纷纷跟执行法官们表达感谢。

建立司法拘留健康检查“绿色通道”

“你好,我们是青浦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带采取司法拘留措施的被执行人来健康检查。这是相关材料。”“好的,稍等。”昨天上午,执行法官先后带领刚刚被司法拘留的4名被执行人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体检中心做送拘前的健康检查。

“按照规定,被司法拘留人员收拘前要做相关健康检查,包括血常规、胸部CT等。”执行法官告诉记者,“有的被执行人如果有其他基础疾病,一套检查流程走下来耗时就很长。最长的一次,我下午2点带检的,晚上才收拘。”

为进一步规范司法拘留执行措施的适用,有效提升司法拘留收拘体检效率,昨天,青浦法院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签署《关于建立司法拘留健康检查“绿色通道”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将为青浦法院开通“绿色通道”,随到随检,在挂号、检查、出具证明、费用结算等各项流程中给予快捷办理,提高执行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昨天,青浦法院还与青浦公安分局签署了《进一步依法加强和规范协助执行工作备忘录》,规范协助执行工作流程,在协助执行方面的相互配合,建立健全长效执行联动工作机制。

16人被司法拘留,执行到位400余万元

执行工作承载着打通司法公正“最后一公里”的重任,也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记者从青浦区人民法院获取的数据显示,在此次“2023青夏雷霆”执行攻坚行动中,共对16名被执行人采取拘留措施,执行到位金额400余万元,腾退厂房、土地等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执结完毕各类案件700余件,并完成了一批难案、缠案、积案的有效清理。

当天的执行活动中,青浦法院还邀请了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青佳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招商经理、用电管理员何红民,青浦区政协委员、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余翔,及青浦区政协委员、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副院长王祥修参与监督。

“这两个月执行法官的集锦视频,让我真实地感受到执行法官为兑现申请人的真金白银付出了很多心力,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老赖’采取拘留等强制措施,绝对零容忍,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何红民感慨道。

“通过数字赋能让执行更加现代化,利用智慧执行平台,让法院执行工作能够更加公开、透明。希望能够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能够理解和支持法院执行工作,形成自觉履行和协助执行的良好社会氛围。”余翔说。

青浦法院执行局局长段继军表示,下一步,该院将继续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坚决维护和兑现人民群众的胜诉权益,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