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研成果落地见效,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近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八项举措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系列审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八项举措》以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系列审判白皮书》。
今年,上海二中院将“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主题教育重要课题之一,院领导先后赴企业、街道、辖区法院进行实地调研,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新八条”。“新八条”在2019年发布的《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八项举措》基础上,引入新发展理念,以更加完善的体系、更切合实践的内容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上海二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新介绍,“新八条”合力实现涉企纠纷的多元化解与源头治理,向“诉前矛盾化解”再进一步,一是支持“调解、仲裁、诉讼”一体化发展,扩展多元解纷效应;二是用好“乔法官工作室”等为民服务平台,扩展诉源治理效应。
在切实保障涉企纠纷的妥当审理与有效化解方面,“新八条”依据涉企纠纷的不同类型,探索不同的优化方案。一方面治理涉企犯罪,推动企业经营更“合法”;另一方面关注重点对象,推动纠纷化解更“合情”。
依法完成涉企纠纷的审理并非司法服务营商环境工作的结束。为此,“新八条”分别在执行与审判延伸两个角度,探索加强审判的后端治理。一是平衡胜诉权益兑现与善意文明执行,破解执行难;二是加强司法建议的应用与法律适用的统一,延伸审判效果。
记者获悉,此次发布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系列审判白皮书》对刑事、民事、商事等审判领域反映集中的营商问题和营商建议进行深度梳理剖析,涵盖涉电子商务网络犯罪、洗钱犯罪、涉经营用房转租纠纷、商事表见代理、涉股东出资责任等5个方面,助力打造安商惠企营商氛围,让司法预期更稳,法治保障更实,市场环境更优。
上海二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郭伟清表示,近年来,上海二中院坚持能动司法理念,在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创新探索、综合施策,既坚持把每个司法案件作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好不好的试金石,更注重将个案裁判转化为价值评价和风险判断,从源头上引导主体诚信经营,稳定市场预期,激活创造动力。此次发布八项举措和系列审判白皮书,正是主动回应当下市场发展迫切需要、靠前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关键一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