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抢预制菜之都,有高品质才有先机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1月31日

□  关育兵

随着春节假期临近,年夜饭预制菜成为热门话题。从预制菜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到全国首个本科预制菜产业学院成立……各地政府纷纷“出手”,争抢“预制菜之都”。(《工人日报》)

从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导向到各地政府的积极布局,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势头正猛。作为食品工业化的产物,预制菜在提升餐厅利润率、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要想在预制菜的竞争大潮中脱颖而出,品质和标准化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回顾预制菜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值连年攀升。据统计,仅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就达到了4196亿元,而在2023年这一数字更是有望达到6000亿元。与此同时,与预制菜相关的企业数量也在急剧增长,显示出行业的活力和潜力。

繁荣的背后,预制菜行业也客观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品质和安全问题。一些人对预制菜的认知往往停留在简单的加工和冷藏阶段,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掣肘预制菜发展的,还有目前大部分预制菜加工企业仍处于小、弱、散的状态,预制菜整体科技研发不足,产品创新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差强人意,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值得欣喜的是,预制菜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预制菜国标》研制和各地政府的积极布局,预制菜产业有望迎来更加规范和有序的发展环境。新国标将为行业提供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推动预制菜高质量发展。这对于提升消费者信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预制菜的发展已经迎来许多可喜的变化。近日,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顺德分院、顺德区预制菜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同时在顺德美食工业化研究院挂牌。而早在去年2月,四川旅游学院预制菜产业学院就挂牌成立,成为国内第一个由公办本科院校以产教融合方式成立的产业学院。随后,四川轻化工大学成立预制菜产业学院,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全国首个“预制菜”本科专业开学。这些都将为预制菜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争抢预制菜之都不仅是一场商业竞争,更是一场品质和创新的较量。消费者追求新鲜、健康、美味这一需求是不会变的,变换的只是食材的烹饪手法和工艺创新。只有拥有高品质的产品和持续的创新动力,才能在预制菜的黄金时代中立足并取得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