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春节缺工”年年重演如何破解?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1月31日

□  孙维国

“进入腊月,阿姨回家过年。我家的全屋保洁、清洗油烟机等,都没人弄了。再找家政公司,负责人说年前保洁阿姨人手太紧了,他们实在派不过来。”近期,春节假期家政荒现象又在各大城市上演。(《江海晚报》)

每逢春节,家政行业都面临人手短缺的考验。缺工不断重演的背后显露出行业内深层次的问题。面对这一难题,不能只是简单地期待短期内雇佣更多临时工,而应思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周期性困扰。

去年1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支持和引导家政服务业员工制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外发布。政策强调鼓励家政企业采用员工制,实现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发展。

传统上,家政服务以灵活用工为主,雇佣关系并不稳定也不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员工制或将使家政服务走上更专业有序的道路。对于家政行业而言,首要举措就是做大做强本土家政服务企业。通过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本土家政企业建设标准化的运营模式,不断做大规模。这不仅能提高行业整体水平,还有助于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从业者加入,形成良性循环。

同样,过去的家政业从业人员入行门槛很低,龙蛇混杂。要建立一支专业、有素质的家政服务人才队伍,需要通过提高从业门槛、制定行业标准、加强培训等手段,使得家政服务成为一项受过专业培训的职业。同时,鼓励有经验的家政人员返乡创业,引导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一行业。

打通信息链接,提高信息透明度也是关键。可以通过建立家政服务平台,将家政从业者的资质、服务经验等信息公开透明化,为雇主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能够帮助从业者建立良好的信誉。信息透明化可以打破行业中的信息壁垒,使得整个市场运作更高效。

此外,注重家政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也是至关重要的。提高从业者的社会地位、改善其劳动条件,不仅能够留住人才,还能够吸引更多人加入。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家政从业人员的基本权益,也有助于形成更加稳定的从业队伍。

破解“春节缺工”需综合施策,建立起更为稳健、健康的家政服务体系。这不仅对解决春节期间的用工荒问题有益,更能够为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