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引发热议。据悉,该话题来源于安徽省铜陵市公安局民警“徐督督”在社交媒体发布的一条视频。注销手机号,如果不主动解绑或取消各类应用和业务的认证,后续的号码使用者将有可能登入前主人的应用账号,进行各类操作。同时,号码原主人在各个平台、网站、App里的个人信息、账户设置密码等关键信息,也可能被泄露……
新办的号为何收到别人的还房贷信息?
“徐督督”在视频中表示:“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随手注销的手机号很可能造成财产损失。当手机号不用或者不想用了,去营业厅注销,过一阵运营商会重新将手机号投入市场销售。下一个用你手机号的人,可以用手机验证码登录你的支付宝、微信等各类软件,后果不堪设想。不妨多做一步将相关绑定此手机号的软件统统解绑,以及银行卡预留的手机号也一定要修改,这样就能做到万无一失。”
“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有益的提醒。这是因为,手机号和身份证一样,是每个人的专属ID,里面绑定了太多个人相关信息,包括银行卡和支付宝、微信等软件。如果你只是注销手机号,而不将相关绑定信息尽快解除,以及修改银行卡预留的手机号,你注销的手机号过段时间被运营商重新投入市场销售后,他人就可能利用接收到的手机验证码,登录你的支付宝、微信等软件甚至网银账号,后果不堪设想。
对此,一位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办理过某银行的银行卡,但她使用的新号码一直收到某人还房贷的信息,可能是因为该号码以前的号主换号后忘记解绑导致的。她表示,自己的新号码如果收到某些购物App发来的短信,会打相关客服电话查询账号情况,如果感觉涉及隐私,会申请注销与该新号码相关账号。
有网友表示,自己曾用的号码可能注销后很快就被卖掉了,快递App的消息通知一直收到新号主的快递信息。还有网友称,前号主银行卡解绑发来消息,收到了短信才知道自己现在的号码是以前别人用过的。
部分运营商推出了号码在多互联网平台已注册信息的统一处理。以中国联通App为例,在顶部搜索栏输入“一号通查”即可找到该服务。“一号通查”服务是码号服务推进组在码号服务平台、运营商、互联网等行业服务单位之间建立了手机号码信息共享机制。
注销的手机号多久会重新投放进市场?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拨打中国联通客服电话,客服人员表示,用户的手机号注销超过90天就无法再找回,注销后的号码确实会被重新投放进“号码池”,但被投放时间无法确定。此外,手机号被新用户激活后,新用户无法查询到该号码过往号主的缴费详情等相关使用记录。
中国电信客服人员表示,所有的号码根据国家规定,都是循环利用的,但用户的手机号注销后,会有90天的冻结期限。此期限过后,才可能被重新投放入市场。但后续是否会被投放、有没有投放,暂无法确定。
此外,该电信客服人员表示,如果想查询本人名下有多少个号码,可以在运营商App里搜索“一证通查”进行查询,也可以由本人携带身份证到营业厅查询,到营业厅还能查询到具体的手机号码。如果号码在使用过程中收到未注册过的App、网站等发来的短信,可以拨打相应App、网站等客服咨询。
据了解,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移动开发了二次号码解绑服务,在号码再次投入市场前,会通知互联网应用提供商,对已接入的互联网应用进行解绑,目前已覆盖支付宝、淘宝、唯品会、快手等11个应用。下一步,自助解绑功能将上线中国移动App。
更换或注销手机号码前,哪些事需要注意?
警方提示,更换或注销手机号码前,需注意及时备份SIM卡通讯录信息,并及时通知所有联系人手机号已经变更;通过网银手机客户端或前往银行柜台对手机号进行变更和解除绑定,及时变更U盾、网银短信通知等银行业务号码;及时解绑支付宝等金融类App账户,以及证券、基金账户的各项关联业务号码;更改微信、微博、QQ等社交媒体绑定的手机号。
及时更改邮箱、网盘、12306网上购票等涉及个人往来信件、照片、隐私等软件的手机号绑定。不要随意丢弃已经不用的SIM卡,应及时销毁。此外,学信网、手机账户ID(例如苹果、华为、小米等手机品牌都有相关ID账号)等,换号或者注销也要注意及时解绑、换绑。(综合中国证券报、北京青年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