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海外社交平台有网友发布一张图片声称是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已经变成了垃圾场。但该说法明显有待求证。对网传图片的反搜结果显示,图片实为美国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Arecibo Observatory)坍塌画面,该天文台主要的观测装置为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
据报道,2020年8月,阿雷西博望远镜的一根辅助电缆断裂,在反射盘上造成100英尺(约30米)的切口,并损坏了悬挂在其上方的接收器平台。11月初,天文台主缆断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将停用阿雷西博望远镜,但保持其他设备正常运行。不承想,12月,射电望远镜重约900吨的接收器平台彻底坍塌,从400多英尺(约122米)的高空掉落至下方反射盘。
阿雷西博望远镜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国防部资助建造,旨在推动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该望远镜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不过2016年,该纪录已经由位于我国贵州省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刷新。继2020年阿雷西博望远镜坍塌之后,“中国天眼”也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同类望远镜。
“中国天眼”(FAST)官网于3月31日发布了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观测季的公开征集通知。“本次征集面向自由申请观测项目(每个项目申请时间不得超过80小时)。本年度预计有1600小时的望远镜时间向自由申请项目开放。”这说明FAST仍处于正常运作中。此外,贵州“中国天眼”景区对外开放参观,今年4月3日,景区官方账号还发布了最新导引视频,对天眼瞭望台和天文小镇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