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正值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日前,徐汇区人民法院召开涉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保护新闻发布会暨专题研讨会,发布2014年3月-2024年3月十年间徐汇法院商业秘密案件审判情况、保护治理工作和典型案例。记者获悉,10年来,徐汇法院共受理涉商业秘密纠纷案件101件,从涉案标的金额来看,2014年至2024年的案件诉讼标的金额持续走高。
据通报,101起案件中,侵犯商业秘密罪刑事案件6件,涉及经营秘密和技术秘密的民事案件95件。目前已结案的97件案件中,以判决方式结案的仅21件,包含4件刑事案件和17件民事案件。
从涉案标的金额来看,2014年至2024年的案件诉讼标的金额持续走高,起诉标的金额超千万元的案件达5件,最高起诉金额为5000万元;起诉标的金额超百万元的案件多达27件。在判决结案的17件商业秘密民事纠纷案件中,诉讼请求部分获得支持或大部分获得支持的案件共有8件,诉讼请求被全部驳回的案件9件,尚未有诉讼请求全部获得支持的案件。
经个案样本研判与整体数据分析,权利主张一方往往显现出明显的维权堵点,主要体现在五方面:缺乏商业秘密保护意识,保护措施落后且碎片化;过分信赖公司管理制度与合同的约束力;混淆侵害商业秘密与违反竞业限制约定;诉讼代理人的诉讼能力存在明显欠缺;举证环节遭遇主、客观因素双重制约。
发布会还通报了7起典型案例,有门店调茶师伙同他人窃取茶饮配方,有员工在任职期间窃取公司信息后另立门户,有销售向公司竞争对手披露相关经营信息,有高管将公司深度客户信息披露给妻子并牟利等各种侵害商业秘密的情形。通过案例,徐汇法院希望能为经营主体依法有效保护商业秘密提供行为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