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章炜
严家老两口70多岁了,养了二三十只羊,他们平时在林地里放羊,羊有时会跑到他人田地里啃食农作物。顾家老两口的自留地就在林地旁边,没有用栅栏围起来,羊群特别容易跑去啃食。顾家老两口心疼自己种植的农作物,找到严家老两口要求赔偿,严家老两口一开始很爽快地赔偿了损失。
一段时间后,羊群因为看管不严又啃食了顾家老两口种植的油菜,严家老两口表示等油菜收起后再行赔偿,不能羊吃一次就赔一次,双方为此争吵谩骂不断。顾家老两口找到了金山区廊下镇中联村调委会,希望对此事进行调解。
赔偿“谈不拢”
双方恶语相向
中联村调委会获悉情况后,高度重视,立即到场查看,了解实情,厘清调解思路,期望化解矛盾。
经现场走访调查,调解员看到顾家老两口自留地里的油菜叶子确实有被羊啃食的痕迹,受损范围大约有20平方米。顾家老两口表示种植油菜时耕种、浇地、上肥料都是亲力亲为,最后却都被羊吃了,他们心里很难受。
随后,调解员找到严家老两口,夫妻二人承认在林地里放羊群的时候,一时不注意羊群跑到顾家自留地里啃食了油菜。老两口表示之前也赔偿过一两次,金额都比实际损失的价格高,而且也无法保证以后羊群就不会啃食这些油菜,不如等他们油菜收起后再赔偿。双方就赔偿事项无法统一意见,一见面就争吵不断。
最后达成调解
保障村民权益
调解员邀请派出所一同出面调解,但双方讲了没几句,就起了争吵,情绪激动,于是调解员便先采取“背对背”调解的方式。
调解员先对老严进行教育,并指出:“我们知道你们不是有意的,但是从法律上讲,你有管理义务,羊吃了人家的油菜是你管理不善,应当赔偿人家的损失;从情理上讲,如果别人家养了几十只羊,去啃你的农作物,还对你说羊多管不过来,等吃完了再赔偿,你们肯定也不能接受。”
严家老两口一时语塞,调解员又继续说道:“你们养羊是为了增收,可是村民种植油菜也是为了增产,换位思考一下,先不说赔偿人家损失,至少得先有个道歉的态度。况且,现在村里在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也不提倡你们把羊赶出来,弄得路上又脏又有异味,其实保洁员和村民们都有意见。”派出所民警也依法说理,就《民法典》中有关财产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进行了详解。
同时,调解员也对顾家老两口进行劝说,表明严家老两口养这些羊也不容易,赚的也是辛苦钱。大家通过耐心细致的情理说法,双方当事人都有所动容并转变态度,调解员改用“面对面”调解法,严家老两口向对方道歉,顾家老两口也表示理解。经过协调,严家老两口愿意按土地流转价格流转顾家老两口的土地,并作出承诺,今后严格管理自己的羊群,尽量确保不啃食他人作物。
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顾家将其约100平方米的自留地按150元/年的价格流转给严家,期限为2023年12月1日—2024年12月1日,流转期限内的土地使用权归严家所有。到期后若严家继续放羊,需按以上价格一年一付。今年种植的油菜等成熟后由顾家收割,但此100平方米内的油菜若后续被羊啃食,将不再追究责任。严家严格管理自己的羊群,尽量确保不啃食他人作物。双方在现场握手言和。
【案例点评】
这是一起农村常见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事情起因很简单,但因为赔偿价格谈不拢而恶语相向,互相谩骂。这类纠纷看似平常,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矛盾激化并人身攻击,后果将很难预料。调解员及时介入,始终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不偏袒任何一方,通过深入了解、耐心说理等方式方法,控制了事态发展,保障了村民的合法权益,消解村内不和谐因素使当事人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调解员发挥相关部门的合力,社区民警及时到场介入,对不讲理的当事人产生了一定的震慑效果,并现身说法,一同劝解双方,致使达成意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