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先任
红灯停、绿灯行,这一交通规则众所周知。但红灯时,要停在路口非机动车道停止线后,似乎很多骑行人都做不到。连日来,有媒体记者探访北京多个城区重点路口发现,骑行人越线等灯、抢行现象普遍,引发了路口秩序混乱、通行效率低下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一些骑行人喜欢越过路口停止线等绿灯,这样的现象较为普遍。骑行人越线停车,就可能挤占斑马线,给过斑马线的行人造成不便,还可能对他们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还可能堵住右转道,挤占机动车的通行通道,扰乱正常的交通秩序,对骑行人的自身安全也造成威胁。
各种路口是最容易引发交通风险的地方,路口停止线,就是防范交通风险的重要标线,停止线一旦遭到“逾越”,规则遭到破坏,交通风险就将陡增。路口停止线的设置,是为了对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进行分流,避免车辆争先恐后,保持交通秩序,保障行人及驾驶人安全。骑行人不讲规则,越过停止线,却打破了“平衡”,制造了路口“混乱”。
骑行人越线等灯、抢行,就像行人横穿马路、闯红灯一样,都成了交通“顽疾”,严重困扰交通安全与社会文明。两者背后也有一些共性,比如存在“破窗效应”,只要有一人带头,其他人就可能跟着一起越线、抢行。这暴露了不少人文明素养欠缺、交通意识淡薄等问题。
为了“止”住骑行人,一些路口通过扩音喇叭反复播放道路交通通行规则来劝阻骑行人;有的则会在路口写上“不闯灯 不越线 不逆行”和“等灯不越线”等提示语;有的路口有交通协管员,会对越线骑行人进行劝阻……但这样做要么收效甚微,要么成本太高,执法力量有限。
不管是“中国式过马路”,还是“中国式越停止线”,都要有刚性的法律进行约束,不能让违规之人成为“法外之人”,让斑马线、停止线成了“横穿线”。对于骑行人越线等灯、抢行等乱象,要制定相应的惩罚机制,还可通过人防物防技防,创新科技手段,更好防范此类乱象。
路口停止线不能成了危险的“穿越线”,而要成为“法律高压线”,要能通上高压电,让一切越线、逾规者都付出应有代价,让每位道路交通参与者都能守好边界,遵守规则,这样才能守护好生命线,最终守护的也是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