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法斋
2009年,澳洲发生一起灭门惨案,唯一幸存的是当时不在家的大女儿,失去双亲的她只能被姑姑姑父收养。七年后,案件水落石出,灭门案凶手竟然就是收养女孩儿的姑父……
危险的陌生人
林愍和林云丽都是澳洲华人,1989年,这对海外学子相识,之后很快确定了关系。1995年,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林愍和林云丽步入婚姻殿堂。夫妻俩共孕育2子1女,为了能够给家人带来更美好的生活,林愍决定带家人搬到条件更为优越的华人区艾坪生活。
为了赚钱养家,林愍在当地开了一家“书报亭”。林愍每天要在书报亭工作15个小时,在他的经营下,生意异常火爆。曾有媒体统计过林愍这家书报亭的收入,已经能够达到100万澳元,相当于约500万元人民币。
1996年,在林愍的帮助下,父母林养飞、朱凤琴和妹妹林姝相继移民澳洲。然而,林家人做梦也不会想到的是,一个人的出现,即将“打乱”这个幸福的家庭!
在林愍的父母和妹妹刚来澳洲时,由于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屋,所以他们一起暂居在林愍家。看着林愍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十分滋润”,林姝的婚姻大事,便成了父母最为关心的事情。
林姝在国内的男友谢连斌,是名出色的医生。后来谢连斌也来到澳洲发展,1998年,林姝与谢连斌结婚,并于2000年生下了爱女。
由于当地政策的限制,谢连斌无法干自己的老本行医生工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谢连斌与林姝决定在墨尔本开一家餐馆。
开餐馆的前几年,生意十分红火,窘迫的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改善,但这样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后来餐馆的生意“每况愈下”,最终不得不倒闭。倒闭后,谢连斌陷入了“萎靡不振”的状态,一家人的开销,也只能够靠林姝微薄的工资艰难度日。
看妹妹一家手头拮据,林愍让林姝和谢连斌到他的书报亭“打工”。林愍此举其实也是出于好心,但谢连斌却感到“有失颜面”。
“惨案”发生
2005年,林愍在自己家附近为妹妹找了一处住房。有时候,林愍会邀请林姝和谢连斌来到自己家里共进晚餐,一来可以缓解林姝夫妇两人的压力,二来可以增进亲人间的感情。在林愍的帮助下,林姝和谢连斌的生活也开始走向稳定。
林养飞经常在家里组织家庭聚会,这是林家人每周最幸福的时刻,但随着对谢连斌了解的逐步深入,林养飞夫妇却开始对他们这个女婿产生了“看法”。
女儿和谢连斌不如意的婚后生活,林养飞夫妇一直都看在眼里,并且还会经常对谢连斌提出“批评”。在两位老人心里,正是因为谢连斌事业上的“屡次碰壁”,才会导致女儿林姝的生活过的如此窘迫。此时的谢连斌不仅对林愍心生嫉妒,而且生出了更可怕的念头,对林愍的女儿林珺产生了非分之想。
由于谢连斌在林愍的书报亭里帮忙,所以谢连斌经常能够见到林珺,有时候,谢连斌会主动靠近林珺,对她嘘寒问暖,并且会趁她不注意时“动手动脚”。
年幼的林珺起初并没有察觉到异样,甚至认为这是姑父对自己爱护的一种表现。
林珺在谢连斌一次又一次的“骚扰”中,感到了恐惧。林珺也有想过将“这件事情”告诉父母,但是却不知该如何开口,又担心这样会破坏姑姑他们一家人的感情,所以一直对此事都守口如瓶。
2009年7月17日是周五,林养飞在家举办家庭聚会。除了林愍外出游学的大女儿林珺,林家一大家子人围坐在餐桌前,准备享受这次温馨的聚会。
聚会进行到晚上大概九点半,林愍因为第二天还有工作要做,便带着孩子回了家,然而这一别,却成了永别!
次日早晨,林愍书报亭的员工和往常一样来上班,但是却发现大门紧锁。员工以为林愍可能起迟了,便多等了一会儿,但后来还是没有看到林愍的身影,员工给林愍打电话,也没人接听。
书报亭隔壁水果摊的老板发觉不对劲,于是给林姝打电话,让她去林愍家看一看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接到电话后,林姝便和谢连斌来到了林愍家,当时大概是早上的十点。只见林愍家的房门大开,林姝没有多想什么便走了进去,瞬间一股浓浓的“异味”便扑面而来!林姝呼叫着哥哥嫂子,但是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林姝走进了哥哥的卧房,看到恐怖的一幕,嫂子林云丽浑身是血,躺在床上……
林姝被眼前的一幕吓得尖叫起来。跟在身后的谢连斌赶忙上前捂住她的眼睛,将她从屋里拉了出来。
惊魂未定的林姝立刻掏出手机拨打了报警电话,之后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恶魔在身边
通过警方细致的现场勘查,林愍、林云丽、林云彬、林涵和林涛已经全部遇难。
“林氏灭门案”迅速引起了当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此时在外游学的林珺也收到了同学转发给她的新闻链接。林珺赶回家中后,在警方的护送下,暂时住到了姑姑林姝家。
住进姑姑家当晚,悲伤过度的林珺无法入眠。她尽力平复自己的心情,但每当一闭眼,就想到一家人曾经幸福生活的场景,她不知道未来的路自己一个人到底该如何走下去。
朦胧之间,林珺睡了过去,凌晨时分,林珺突然感到异样,惊醒后,看到姑父谢连斌正坐在床边,而他的手却已经伸进了自己的内衣里……在林珺住进姑姑家的这两年时间里,谢连斌的“真面目”也彻底暴露。
起初谢连斌对于自己的行为还会有所收敛,只敢在老婆和孩子不在家时,对林珺进行性侵。然而,时间久了,谢连斌对林珺的侵犯也开始变得肆无忌惮起来。林珺事后回忆道,有时她在房间写作业,谢连斌就会突然闯进来,对自己肆意侵犯,丝毫不担心姑姑发现他的恶行。
七年终定罪
与此同时,澳洲警方对于案件的侦办工作也没有松懈,其实在现场勘查阶段,警方就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一、凶手是在7月18日凌晨进入林家行凶。并且行凶前,凶手将林家的电源关闭,但是在案发现场,却看不出明显的混乱状态。二、当晚在林家的所有人都惨遭杀害,但是唯独林珺的房门没有被打开过。
从以上线索来看,警方分析出,本案的凶手是一位对林家十分了解的人。凶手不仅有林家的钥匙,对林家的房屋布局十分了解,而且对林珺不在家的情况也早已掌握,所以此案有极大的可能是熟人作案!
此外,警方通过对当时林姝报警的电话录音进行分析,能够清楚地听到当时报警时谢连斌正准备离开。这个举动十分不符合常理,试想,如果某人和妻子目睹一起惨案,谁会将妻子一人留在凶案现场,自己独自一人离开?难道不怕凶手再次出现,危及妻子的生命吗?除非此人确定凶手不会再次返回现场!再加上谢连斌家离林愍家只有300米的距离,并且通过对谢连斌周围人的走访,警方也了解到他对林养飞一直心生恨意。
这些迹象表明,谢连斌是“林氏灭门案”的重大嫌疑人!
然而,这些都只是推断,要想给谢连斌定罪,就必须找到直接证据。
警方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曾对林姝进行过询问,林姝说:“我的睡眠很浅,他一动我就知道,当晚他没有离开过。”然而在2010年3月22日再次对林姝进行询问时,林姝却对这一问题拒不回答。
对于这样的局面,警方的调查工作也陷入了两难。
2010年5月6日,为了掌握关键证据,警方在谢连斌家秘密安置了针孔摄像头,并且向林姝透露,在案发现场发现一个亚瑟士牌运动鞋的脚印。果然,警方在之后的监控中发现,谢连斌将自己家里的一个运动鞋盒给销毁。
2010年5月13日,警方在谢连斌家中车库的地面上,发现了一处疑似血迹的“污渍”。后来通过专业的检测发现,这是一个混有林家惨案中4名被害人血迹的“混合型血迹”。
可是,12个陪审团成员的意见并不统一,有人认为不能依靠一块血迹就证明谢连斌杀人,他也可能是发现凶案现场时,无意间沾到的血迹。
12人陪审团最终只是认定:谢连斌有嫌疑,但不能确定为凶手!而且,谢连斌的妻子也站出来给丈夫作证,证明在案发当晚并未离开过她!
最终,“血迹”证据只能作废,谢连斌被无罪释放……
警方为了能够掌握更有直接的证据,曾以减刑为条件,在与谢连斌同在一处监狱的囚犯中挑选了一名“间谍”。警方为这名“间谍”特意制造了很多契机,让他逐渐获取了谢连斌的信任。在一次两人的对话中,谢连斌说出了自己为何要杀害林家人的原因:“感觉自己在家低人一等,林家二老总是瞧不起他,他认为自己并不比林愍差。”而这些,都被“间谍”身上的微型录音设备给记录下来。
2014年3月17日,当地法庭对“谢连斌案”进行第一次审理,警方当庭展示了很多关键性证据,那名“间谍”也出庭作证。
与此同时,“幸存者”林珺面对镜头,第一次说出了自己多年来遭受谢连斌性侵的事实。当地法院根据林珺的描述,推理出谢连斌另外一个作案动机——“霸占”林珺,并且是处心积虑的,因为在林家灭门血案发生后仅几小时,谢连斌就提出要收养林珺。
2017年,陪审团在综合了多项细节证据之后,终于裁定谢连斌杀人罪名成立,不过,澳洲早已废除了死刑,最终谢连斌被判终身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