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章炜
“徐老太真是太不讲道理了,我都住院了还不愿意付医药费!”金山区朱泾镇村调委会一大早接到村民杨老太的求助后,立刻前往现场了解情况。经了解得知,八十多岁的杨老太与隔壁八十多岁的徐老太就杨家建造房屋搭建脚手架问题产生口角,两人在争执过程中互相推搡,杨老太受伤,双方就医疗费用赔偿数额问题起了争执。调解员考虑到两位老人年事已高,村调委会立即启动了“三所联动”机制,同时邀请两位老人的儿子共同参与调解。
历史积怨惹事端
“调解员,你可别听这杨老太胡说,我就轻轻推了她,她竟然装腔作势倒在地上,哪里都没有受伤就要我赔3万多元的医药费,这不是敲我竹杠吗?”徐老太情绪激动地说到。“别听这老太婆胡说。我住院都是有证明的,还有我儿子、女儿的护理费、误工费,今天你不给我钱,我就睡你家水泥场上!”杨老太也非常激动。
杨老太的儿子小金向调解员表示,自己家的房屋是危房,怀疑是十多年前徐老太家建造房屋时打地基过深所导致的。现在家里终于有机会可以修缮房屋了,因为脚手架搭建到徐老太家房子旁边,徐老太就天天在水泥场上骂人,现在又将他的母亲打伤。“这次我们不仅要她赔医药费,还要让她承担建造房屋的一部分费用。”
徐老太的儿子小陈听后,情绪激动:“谁家造房子地基不是挖这么深?当初我们家造房子的时候你就到处投诉。如果你不赔医药费,我天天打举报电话,让你们家房子造不起来。”
眼看双方吵得不可开交,调解员立刻安抚双方情绪。调解员表示,徐老太家建造房屋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小金并没有证据证明是徐老太家的施工导致家里房屋变为危房。如果双方因为房屋问题有异议,可以鉴定后以诉讼的方式解决。双方听了调解员的话后,表示同意。
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调解员,我们家从来没说过不赔,但是他们家开口就是3万多元的医药费。我妈就是轻轻碰了他一下,哪里都没看出受伤,就开口要这么多钱,你说他们过分么?”小陈深感委屈。
小金解释称,母亲八十多岁了,两人争执时,小陈也在场。后来母亲还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自己停了工作照顾,不知道母亲还有没有后遗症。小金认为要3万元是合理的。
“3万元我肯定不赔的。”小陈情绪十分激动。对此,社区民警向小陈解释:“你们当时发生争执后报了警,虽然考虑到老人年纪大、身体不好可以免于行政拘留,但也不是说可以不赔钱。要是你们坚决不赔,到时候对方打官司,你们依然要承担赔偿责任。”
小陈听了民警的劝说后表示,3万元的金额太高了。“我也没说不赔,就是金额太高了,他就花了几千块,要我付几万块,太不合理了。”
小金对律师说,母亲住院费花费9000多元,住了一个礼拜,营养费、交通费还有自己的误工费加起来一万多元,这些费用都有存有单据。母亲之前脑中风过,这次摔跤后母亲的中风更严重了,这些钱要对方承担。律师向小金解释,赔偿不是说赔多少就赔多少,需要提供相关的收据、发票证明。杨老太的住院费用是有相关证明的,但是说杨老太中风严重了,在病历上没有显示,只是小金个人的猜测,即使到法庭也不会得到支持。
调解员趁热打铁说道,两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互相争吵和举报影响不好。杨老太的医药费肯定要赔偿,医药费算上其他费用,金额约为1.2万元。对于调解员提出的赔偿金额,双方表示认同,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案例点评】
虽然在此调解案例中,双方都已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但由于双方年事已高,且第二十一条又规定:七十周岁以上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不被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所以调解成为了解决此案的最佳途径。最终,双方在调解员的协调劝说下,达成了较为满意的调解结果,实现了自己的诉求,维护了邻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