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 记者 徐荔
这几年,大街小巷的饮品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每一杯不同滋味的饮品就像人生的不同阶段。对田川(化名)来说,如果几年前他在铁窗里的生活是“全冰、无糖”,那么,现在他的日子就是“温热、微甜”。
田川经营着一家奶茶店,这家乍看和其他店没什么大区别的铺子,却承载着他重新开始的希望,是他从“心”出发的起点。
掰着手指头数日子过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无论做什么选择,都会有遗憾。但是有些明显错误的选择,带来的不只是遗憾,还有无尽的代价。八年前,田川就因为错误的选择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为参与非法集资,他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上海市五角场监狱四监区民警陈琦记得,2016年11月,田川刚到监狱服刑时总是一副眼神呆滞、少言寡语的模样,还经常独自一人坐在床边发呆。田川的行为规范也较差,面对其他服刑人员的善意提醒,他就像炸了毛的猫,没少和他人发生矛盾。
五角场监狱作为本市唯一的功能性出监监狱,一直以来贯彻的都是“服务于罪犯回归需求,服务于改造质量提升,服务于平安社会建设”的出监教育理念。因此,民警对服刑人员的教育往往也带着更长远的眼光,不仅教育引导服刑人员将当下的改造踏踏实实完成,也希望他们把目光放到刑满释放后的生活。
然而,当民警问起田川以后有什么打算时,田川迟迟说不出话,踌躇半天才说出一句:“我是掰着手指头数日子过的,以后……我真的不知道。”
田川的这种状态,民警并不陌生。
“会有这些表现,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有些服刑人员没法接受现实,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才被抓,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犯罪危害,不能剖析自身犯罪根源,没有真正认罪悔罪。”陈琦分析道,“同时,监狱毕竟是刑罚执行机关,生活环境落差大,他们对改造生活会有一系列的不适应,包括情绪、身体机能、日常行为各个方面。而监狱教育改造就是要将他们的思想、行动调整到正常、有益的改造状态,这也是服刑人员完成改造任务的重要基础。”
而在民警看来,田川的改变空间很大,“1982年出生,刑满释放出去也才不到40岁,正值壮年。如果不能正视这段经历,不能有所改变,那么对他个人、对社会来说都是有隐患的。”
于是,针对田川的情况,监区组织成立了教育转化小组,根据田川的实际情况专门为他定制了改造规划。
“我们把个别教育和谈心作为教育转化田川的重要手段。”陈琦介绍,“通过积极关注、倾听、共情等方式让田川对民警的信任感增强,让他有话想说的时候能第一时间想到民警。”
同时,考虑到田川年纪较轻,接受能力较强,除了监狱日常组织的法律教育,针对田川的兴趣爱好,民警还鼓励他参加上海开放大学普晟分校学习,并报名监区书画兴趣班。
能不能就留在监狱?
有人可倾诉、有事可“忙活”的田川慢慢改变了颓废、迷惘的精神面貌,行为规范、人际关系也都有了好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田川也习得一手好字,临摹的书法作品在监狱组织的相关活动中多次获奖。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当许多服刑人员都期盼的刑满释放之日逐步临近时,田川却突然一改往日的积极主动,焦躁情绪日益严重。
“我能不能就留在监狱?我不想出去,我在外面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出去该怎么生活?”几日未曾好眠的田川终于憋不住向民警道出了内心的苦闷。
原来,田川入狱后,本不稳定的夫妻感情最终走向了破裂,妻子向他提出了离婚,田川的情绪受到了很大的打击。2020年,田川的父母又因病相继去世。这更加深了田川的自责和愧疚感,情绪一度崩溃,甚至影响到了他的身体健康,出现失眠、头痛、心脏不适等症状。
“我该怎么回家?家在哪?”想到要面对空荡荡的、再无人期待他回去的“家”,田川再度陷入消沉,改造表现也一度重回原点。
对于田川的情况,民警一方面带他去监狱卫生所就诊,治疗他的身体不适。另一方面,民警分析,田川的不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焦虑造成的,心病还须心药医,因此在征得田川同意后,民警带他到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接受定期的心理咨询和放松疗法,缓解焦虑情绪。
“此外,在通过个别咨询缓解田川焦虑情绪的同时,我们也引导他参加心理团训,帮他逐步恢复社会功能,提升回归的信心。”陈琦介绍,“田川的问题其实也是不少即将出狱的服刑人员常会遇到的,所以我们在出监教育中除了设置相关政策解读、模拟社会实践的环节,还有相关的心理团训,包括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回归社会生涯规划等主题。”
不同于个别心理咨询侧重舒缓情绪,在心理团训中,心理咨询师更注重帮助即将重回社会的服刑人员“看到”未来生活的各种可能。田川的视野在团训中得到了开阔,“我从前没想过有那么多事情可以做,一直是得过且过,走一步看一步,现在感觉自己还是有希望的。”
心态的变化让田川的身体状态有所好转。而监狱也深知亲属的接纳对刑释人员的重要,尤其是田川,家人的温暖会是激发他重新开始的重要动力。
于是,监狱方多次联系田川所属社区、司法所,终于了解到田川有个表弟从小和他关系不错。监狱方又和田川的表弟多次沟通,终于争取到表弟的支持,表示会协助田川回归社会,不至于让田川人到中年独自漂泊。
是时候重新开始了
2020年10月底,田川刑满释放了。尽管依旧紧张、忐忑,但在民警的鼓励下,他还是做好了重新开始的准备。表弟、社区的关心,也让他感觉到了自己并非无依无靠。
回归社会后,田川陆续处理好了离婚事宜与父母的后事。
“是时候重新开始了。”田川本想着继续在自己熟悉的金融服务领域找一份工作,他梳理了自己在服刑时学到的知识,还通过表弟收集了不少时新的材料,想要尽快跟上最新形势。得知社区有线上专业金融知识课程后,田川也积极主动报名参加,不断给自己充电。
在社区和亲戚的帮助下,田川还参加了多次面试。然而,刑释人员的身份的确给他的求职造成不少影响,他的应聘都以失败告终。
面对现实中的挫败,换做以前的田川,可能又要自暴自弃了,但或许是服刑中民警的教育引导对田川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许是家人、社区不离不弃的关心让田川觉得不能辜负,这一次,田川没有陷入颓废的情绪中,他审时度势后,决定换个“赛道”。
田川和表弟商量后,两人决定合伙加盟一家奶茶店。在筹备开奶茶店期间,田川还收到了社区介绍的外卖送货员工作机会,在权衡时间与精力的利弊之后,田川接下了这份工作。
2021年初秋,奶茶铺开张了。田川的生活一下子充实起来。由于是新店铺,同类型的店又多,起初的生意不是很好,但田川积极开动脑筋,通过网络宣传、亲自送外卖,提升口碑。奶茶店的生意一点点红火起来,田川送外卖的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田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监狱民警,还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监狱、社区,在我不知道如何面对改造生活的时候,及时教育和引导,在我最困难最痛苦的时候帮助我。感谢亲人给我包容和爱,在我最低谷的时候没有放弃我。我会继续学习,多做有益的事情。如果有机会,我想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其他服刑人员听……”